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

更多>>
首页 > 学习园地 > e线讲堂 > 独家!观点碰撞:无溶剂复合属于干法复合吗?

独家!观点碰撞:无溶剂复合属于干法复合吗?
2016-11-05 10:28:52   作者:乐乐   来源:网络   评论:0 点击:

    昨天,本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了一条关于湖南《多层复合食品包装膜、袋》地方标准实施的消息,里面指出:本标准适用于由不同材料(纸基除外)用干法复合工艺制成的两层和两层以上食品包装用复合膜、袋。

        那么,无溶剂复合的产品是否适用该标准呢?

        为此,小编请教了该标准的起草单位之一湖南新向维的总经理方亮先生。方总表示:按技标处回复,无溶剂复合适用该标准

        虽然无溶剂复合也适用该标准,但是,关于无溶剂复合是否属于干法复合的一种,大家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1、无溶剂复合属于干法复合的一种

        汉高刘少旭:

        无溶剂复合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被列入干法复合。即干法复合可分为溶剂型(包括水性)复合和无溶剂复合。

        华腾吕铭华:

        干式复合(干法复合)的“干”应该表示的是一种干的状态,是粘合剂在干的状态下进行复合的一种方式。所以,从广义上讲,无溶剂复合是干式复合的一个类型。“无溶剂”三个字更多的是针对粘合剂的一种描述,而不是对一种复合方法的描述。全称应该理解为无溶剂型干式复合,与溶剂型干式复合相对应,而干式复合又与湿法复合相对应。个人理解!

        李工--水性聚氨酯粘合剂:

        应该包括无溶剂复合。因为出的是复合标准,无论哪种复合方式,只要达到标准就行。单从复合来讲,无溶剂复合应该也是干式复合。

2、无溶剂复合不属于干法复合,
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与工艺

 

        汇特力机械陈先生:

        从某种角度来说无溶剂复合属于干法复合,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通过胶水来进行复合,从而达到包装的功能要求。但从另一种角度理解,干法复合中的“干法”和无溶剂又不一样。干法跟无溶剂的区别还是有的。

        南海南荣崔:

        个人认为这个要看以前对干式复合这种工艺的定义。当时是区别于湿式复合、挤出复合等工艺而下的定义。如果今天对无溶剂复合工艺下的定义,关键要素和干复的定义基本一致,或许可以理解为无溶剂复合也属于干式复合。不过二者在供胶、涂布、是否烘干方面差别还是很大的,应该不能统称干复吧。

        华新吴总:

        无溶剂复合不需要烘道,复合、固化及反应方式与传统的干法复合都有工艺区别,如何理解?如压敏胶、冷胶或湿胶也有鲜明的区分。所以,两者并不能等同。

        英文中,干法复合是dry method dry process,无溶剂复合是Solvent free composite,二者完全不同。明明是无溶剂复合工艺,为什么要属于干复的一类呢?

        大家知道双组分无溶剂复合原理,是采用混胶计量泵进行精确混胶,通过胶体黏度适当降低的光辊上胶方式,并以速差辊间隙调整控制上胶量,以平均1~1.8gsm的胶量涂布上胶,在湿胶的状态下,然后与其他基材压合后交联反应,可以自然熟化方式进行有效的固化。

        干式复合,则以主剂与固化剂配比,采用有机溶剂稀释,用特定网穴的网纹辊上胶,平均上胶量4~6gsm,通过烘道烘干后压合,再进行熟化处理固化。

        可见在两者作业方式、工艺标准都有不一致的地方,无溶剂复合统称干复不合理。

        张世祥:

        干复英文翻译为Dry lamination,工艺上来说存在干燥过程。所谓“干复”,又叫“干法复合”,即在料模涂布后先进行烘干再进行复合,此过程叫“干法复合”,对应的有“干法复合机”。而无溶剂复合不存在烘干过程,归为干复过于勉强。

        通泽左光申:

        无溶剂复合与干式复合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工艺:胶粘剂不同、机理不同、工艺要点不同、适应范围也不同。国内有些人把无溶剂复合归纳为干式复合的一种,甚至有人叫无溶剂干式复合,从学术和专业角度来看、从国际通行观点来看都是不恰当的。国家标准中也分别有相应的定义。

        我个人的看法是:1)无溶剂复合与干式复合的机理完全不同,一个是交联固化、另一个是挥发干燥,不能归结为同一类。固化和干燥有本质区别。两个词的英文名称也是完全不同的。2)作为标准来说,单说干式复合(适用范围)是没有问题的。

        湖南地方标准没有任何问题,因为标准只指明确定的内容,对于不确定的、或者不能完全限定的内容可以不做说明。一项标准从起草、审核、批准到发布,一般都需要两年或更长的时间,当时无溶剂并没有现在这么受到关注或被大家熟知。

        中国最早引进无溶剂相关技术是1984年左右。 但制定标准的规则是:只说明确的内容!现阶段如果起草人觉得还不能确认是否与干复的指标是否相同,所以在标准中不宜说明。另外,“干复”之所以得名,首先是因为它是指进入复合前胶黏剂是已干燥的状态,而“湿复”是指胶黏剂在进入复合是湿(未干燥)的状态。

        地方标准要比行业标准严格,行业标准又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现在的标准大致有三类:一类是基本术语;二类是过程控制和检测方法;三类是产品质量(如复合膜/袋、设备等)。

        各种复合术语在国家和行业标准中都分别有定义,不需要太多讨论。

        产品质量方面国家和行业标准很多,与我们包装和印刷相关的分别归全国包装标委会和全国印刷标委会归口管理。印刷复合设备归全国印刷机械标委会归口。换句话说,有三个对口标委会。这还不包括胶粘剂和薄膜。

        在过程控制(工艺)方面的标准相对较少,实际制定非常困难,因此我们通常能看到产品质量标准,但其中一般都不太明确究竟采用什么工艺(干复还是其它复合方式),即多说复合结果、少谈工艺方法。

    湖南地方标准是基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湖南实际制定的地方标准,只提干复没有任何问题。估计他们省标委会或相关部门会明确无溶剂复合产品质量也参考或采用此标准。同行们不必纠结!

 

相关热词搜索:干法 溶剂 观点

上一篇:深圳一地严查印刷企业,印刷厂莫乱接单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