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为大家讲了设备保养的“三板斧”。(没有及时看到的朋友请添加微信公众号“远东地平线”查看历史消息即可)收到了近百条回复消息,非常感谢大家对这个话题的讨论热情,也为我们这一次的内容提供了很多新的点子。
还有很多朋友把他们生产中遇到的其它各种难题也抛过来,希望张老师可以解答。
在这里,对于非设备保养问题的朋友们做个统一解释:
由于张老师个人精力有限,对于部分朋友的消息没有及时回复,十分抱歉。同时我们也在努力的为大家建设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即我们的“商圈”),希望在那里可以汇集行业人的力量,发扬互助互利的精神,所有人为了所有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每个人的力量汇聚起来共同推动行业的进步。
好了,那我们今天尽快进入正题:一张图教给大家何时要做哪些设备保养工作?
至少有两种类型的示意图,一种是包含所有保养点的设备整机剖面图,将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和半年保养等不周期的保养点标上不同的颜色并标上编号。
这种图的目的是让员工能从图中了解该设备到底有多少保养点,不同保养周期的保养点是如何分布的,避免在做具体设备保养时有所遗漏。
一种是清晰描述加油、吸尘、清洗、拆装和更换易损零配件等具体保养方法的示意图,这里所说清晰的概念最好是能识字会看图的都能照做且不会做错,底线是经简单培训也都能照做且不会做错。
这种图的目的是让员工能从图中掌握具体的设备保养方法,统一操作规范,避免不同员工有不同的保养方法。如下图所示:
局部放大图如下所示
▼
将上述图张贴在该类型设备的旁边,让大家都清晰该类型设备何时做哪些保养以及如何去保养了,可以建立起统一的设备保养规范了。
但保养点那么多,保养方法也不简单,会否在设备上做了某个或某些保养点的保养后忘了其它保养点在哪了?总不能每做一个保养点的保养回头再去看一下示意图吧?如此一来,效率岂不是很低?甚至个别员工为避免麻烦就偷工减料地少做某个或某些保养点的保养了呢?
为解决这个实际可操作性问题,其实只需要在设备对应的位置贴上相应的保养贴标便可。如相关保养点在设备盖板下方,则在盖板上方和对应的保养点均贴上相应的保养图标便可。
如下图所示
▼
如此一来,在做设备实际保养时,保养者完全不需要死记什么。只要先在看板示意图上了解有多少个保养点和大致分布情况,以及具体如何保养,然后从设备一端开始找到相应颜色的图标(如日保养只找红色图标的),逐一保养到设备的另一端便可。最后将实际保养点的总数与图上的总数相比较,如相等则表示保养完成了。
如少于图上的总数,则再对比设备上的具体保养点与示意图的保养点作一比较,找出设备上漏掉的保养点再保养便可。但总数不对时,一定要特别留意:除了工作遗漏外,大多数是因为设备上的保养贴标脱落引起的。
发现设备上的保养贴标脱落时,则一定要补贴上以避免下次再度遗漏。
简单总结,整个保养最多就三步。
第一步:看图记数字,温习保养课。从示意图中记住此次保养(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还是半年保养等)共涉及个保养点,具体如何保养。
第二步:机头到机尾,同色做功课。找到此次保养(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还是半年保养等)相同颜色的保养图标,按示意图规定去做保养。
第三步:数错贴脱落,及时去补课。如设备保养点总数与示意图的不相符,须立即到示意图来核对原因并改进。如发现是设备上的保养贴标脱落,需及时补贴上。
这种设备保养管理方法是否很简单?保养方法是否统一、规范和易操作?是否只须会看图,最多需要简单培训具体保养操作方法就可以从事保养工作了?这种难道不算是“傻瓜式”的设备保养管理方法吗?
如需检查设备保养状况,也可以用同样方法去进行。
宁可砸掉私车也不能砸掉设备的老板老总们,您检查设备保养工作也可以“傻瓜化”,甚至也可以亲自做设备保养的!不用再担心设备保养不到位、无从检查设备保养是否到位、设备保养对实际生产影响过大等问题了。
最重要的一点:除了上述管理方法的落实,您还需要做一件事情,把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建立起来。因为绝大多数员工只会做您会检查的事情,而不会做您希望做的事情。
其实,管理无分对错,适合企业的才是最好的。但好的管理要有预见性,将复杂工作简单化,将对专业和经验的依赖降至最低,将可能存在的隐患予以消除,确保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
关于设备保养的话题,暂时到这一期结束。之后张老师还会根据大家在企业运营和管理者中遇到的问题继续开课分享经验的,有些朋友刚刚关注我们地平线,在这里也对张老师的履历再次做个郑重的介绍:
远东宏信包装系统事业部企业运营部总监,18年产业工作经验,曾任中华商务和利丰雅高两大印刷公司高管。印刷包装专业背景,有丰富的企业基层到高层的生产运营管理经验,一直在从事创新职业,具有丰富的创新思想、专业能力和管理经验。
● 来源:远东地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