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

更多>>
首页 > 学习园地 > e线讲堂 > 一位包装人的业务社群化思路是值得借鉴

一位包装人的业务社群化思路是值得借鉴
2016-05-23 19:54:19   作者:乐乐   来源:包装e线   评论:0 点击:

摘要:
我们就迎合着一些小的客户,把包装朝着商品化、标准化、个性化的方向启动,再把生产流程优化了之后,我们的商品就会非常非常有核心竞争力,一下子靠这个就揭露了整个市场,避免了这几年制造业的一个危机。

 

我简单的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叫陈元朋,浙江温州人,我目前在上海经营一家包装公司,叫上海麦禾包装。我去年年底参加社群峰会之后,我自己也建立了一个社群,叫“印侠联盟”,我是创始人。简单来讲就是印刷包装,我身处的是一个很古老、很传统的一个行业,是很苦逼的制造业。

 

我们是工厂,不是贸易公司,基本上是工贸一体,以出口业务为主。我自己在印刷厂也有十几年了,关于出口大家都知道,这几年受人工成本、汇率,还有一些个大环境的影响,并不很好做。我们这几年基本上都是在转型,人工成本这块已经省去了很多费用,基本用一些自动化的流水线,所以产品上面因为自己的产业转型,现在在产品终端用户这块上还是比较有核心竞争力的,然后在目前不太景气的大环境下,我们在销售方面是持续增长的。

 

在今年之前,其实我跟互联网社群这块还是比较遥远的,但我认为印刷包装跟互联网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印刷包装是内容物的一个外衣,就像我经常听人讲,现在整个用户或者说我的终端品牌,它可能原来的比较大,基本上现在变得小而美,而且有很多的个性化品牌,我以前做的相当于是塔尖,我的客户数量很少,现在慢慢的我做到塔底了,基本上朝着印刷品个性化、多批次的这个方向了。

 

我们迎合整个环境和用户的发展,也聚集到某个产品里面去了,比如说我现在的定位基本上只做纸袋。

 

我再讲一个例子。我原来服务的客户基本上都是些大客户,比如说现在服装行业里的优衣库啊,H&M啊,这些都是我们的客户。但是通过互联网发展之后,一些小众的、创意的、个性化的品牌变得越来越多,他们通过了一些社交电商或者微商,把一些消费市场上比较大的营销品牌的市场份额吞噬了,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出来之后,这个差距越来越大。大的品牌在萎缩,小而美的品牌就一下子蔓延开来了,很多很多。

 

几年前我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我把用户经营的导向基本切换到这些小而美的个性品牌上来,他们的包装需求量不是很大,甚至达不到我们生产的一个标准,但是因为他有个性,经常会定制一些小包装,那定制化的价格就非常高,所以我们就迎合着一些小的客户,把包装朝着商品化、标准化、个性化的方向启动,再把生产流程优化了之后,我们的商品就会非常非常有核心竞争力,一下子靠这个就揭露了整个市场,避免了这几年制造业的一个危机。

 

我认为任何行业都是跟互联网分不开的,我以前在做印刷的时候就在想要在印刷之外要干点什么事情,然后我就在去年下半年的时候,在一个课程上面听到了社群这样一个概念,让我从技术认知转到了思维认知,看到了移动互联网现在居然可以这么轻松的连接用户,所以说那堂课是对我影响是很大的。

 

我想大部分做社群的一个路线图应该是从第一步进群,然后开始去创造群运营,增加互动,然后创造一些线上活动,因为一定是要从群上的弱关系转变为强关系,然后经过一段时间找出群体中的共性,或者说在交流中孵化出一些商业机会,或者是有一部分群体就直接创造产品植入,直接销售。我想我们所有的进群目的肯定是定位好一个价值观,要么是商业,要么是工业,如果是商业必定会有一个盈利模式,它必然会有一些这样的载体。

 

而我的社群在圈起这波印刷人的时候,他们其实是很容易找到他们自己之间的一个互动的。如果一个群里面有五百个人,他会存在一些贸易商,存在一些厂商,存在一些材料商,而我不需要做什么,他们就会自发的产生一些交流,因为他们之间都互相有需要。这个应该是得益于垂直社群的发展。因为这个群体是有共性的,都是从事印刷或有印刷需求的一波人。我们“印侠联盟”社群是没有界限的,如果说群友在群里的诉求得不到满足的话,我们会迅速的把他转移到别的群,直到满足他对产品的诉求,真正打破群的警戒线,把社群真正打通。

 

如果以连接人这端来看,按产品的生命周期跟用户的耐性,我觉得跟外部的互联网、外部环境发展或者说互联网技术发展成反比,互联网发展越发达,用户耐心越差。因为信息量大,提供的东西越来越多,用户的选择就会越来越没有耐性,越来越贪心,我觉得就经营者来讲,这样的用户真的是欲壑难填。不管平台怎么烧钱或者直接送东西,我觉得真的是欲壑难填,没有价值。

 

我觉得如果一个社群没有定位好盈利模式的话,我觉得真的是无用功,建多少社群都没有用。你不要想着用社群去圈住用户,或者说控制住用户,甚至把他从别的社群抢来,因为现在所有的用户之间都是交叉链接的,在链接我们的人的同时,我们的人也在被别人链接着,不可能把他们定义为你自己的私人领域,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我觉得不要想着自己一个人,只是创始人或者是群主盈利。一定要有一个产品,我觉得产品永远是为王的,正像有些人说的,产品型社群才是未来社群的主要方向。我们作为社群创立者,跟群友不是对立的,一定要是同好同利的。不要只是把他们当做用户来看,而应该是大家一起去盈利的,不要想着从群友身上去盈利。同道、同好、同利,是做好社群的基本要求,秉持这种理念,才能经营好社群。

 

以上就是我这位非专业互联网人士分享的互联网思维和一些实践。这次分享就到此为止,与大家共勉,一起加油!

 

来源:炮哥有约

相关热词搜索:社群 思路 业务

上一篇:新科技,蛋壳纳米颗粒或将革新生物塑膜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