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包装盒越来越“虚”,外表庞大的盒子,只有寥寥数个点心,售价却不菲,深究一下不难发现,消费者大把的钱全花在了包装上。不过,在豪华包装泛滥的今天,消费者又不满意了,出现了一种评论,叫做:“一等包装,二等价钱,三等质量”,有人发出质疑:这不是本末倒置么?当在商超内又重新看到牛皮纸的简易包装,消费者有了一丝欣慰,过度包装在回归。
最低碳:纸袋子
其实,凡出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的人,都曾“低碳”过,只不过那时是因为条件所限。“在我的记忆里,那时每个家庭几乎都备有一个菜篮子,因为当年菜市场卖菜基本是不带包装的,去商店买水果糖或饼干什么的,商店通常也是用纸包成菱形小包包。”已经退休的王女士回忆起当年的食品包装滔滔不绝。
最长久:塑料包装
“塑料袋的开始使用大约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逐渐发展成为当今食品包装容器的主流材料。“当时两分钱一个,相当于一次自行车的停车费用。商店里都可以看到店员把食品置于塑料袋中,用热封机一压就可以封袋,十分方便。”在省城某事业单位就职的马先生表示,“不知什么时候,塑料袋不收费了,顾客在任何商业单位购物都能免费使用塑料袋。”
最实用:铁盒
据了解,进入90年代,虽然包装还是铁质的,但外观被修成了各种造型,并喷上了颜色艳丽的漆,往往让消费者忽略了包装里的食品味道,只想着快点把铁盒抱回家,当个美观的储物箱用。
正是实用性收买了消费者,至今,很多商家依旧延续铁盒的使用,不过看着家中已经泛滥的铁盒,相信消费者在面对它们的时候也没有了当年的热情。
最累赘:豪华礼盒
如今,走进商超,琳琅满目的包装纷纷闯进人们的视线,有大型木浆压制的包装、有纯木质地的包装,有软包装、有硬包装……一个个不失华丽的礼盒,一个个巨型的“身姿”,沉甸甸的手感,看上去就有面子,上档次,不过也透露出了“离谱”:看上去又大又好看又够分量的茶叶礼盒,打开一看里面空空荡荡,四个分包装被小巧玲珑的塞在盒子里的四个凹槽中,再打开分包装一看,还有一层铝带,拆开铝带终于见到了茶叶,不过四盒加起来也不过四两,再看看包装上写的1.5kg的重量,原来茶叶只不过占了一成的分量。
别看这礼盒里的内容虚,价格却不便宜,攀上了豪华包装的同类商品,身价可以直升几十倍,其中包装就占去了70%。而这种包装来到消费者家中,待遇却没有铁盒好,甚至还不及塑料袋,多被扔进了垃圾箱。
一个好的产品外包装,不但能塑造一个产品的档次,还有的就是营销价值。品牌策划专家李方毅认为,一个好的包装盒,其精美的外观设计、图案、logo、广告语,时时刻刻都在为企业创造营销价值。然而随着近年来市场竞争的激烈,商家为了追逐利润,过度包装愈演愈烈,这不仅增加消费者的负担,还会产生数量惊人的“美丽垃圾”,李方毅表示,“绿色、低碳营销”将会是企业的主流营销战略。
更多内容请关注:食品包装http://www.bz-e.com/html/bzcp/shipinb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