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

更多>>
首页 > 学习园地 > e线讲堂 > 面对来势汹汹的数字印刷浪潮,这个印刷企业的转型经验你不能不看

面对来势汹汹的数字印刷浪潮,这个印刷企业的转型经验你不能不看
2016-08-04 09:51:45   作者:乐乐   来源:网络   评论:0 点击:

2016年7月28日, 2016“德鲁巴来到中国”科印高新技术报告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盛大举行。会上,虎彩印艺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副总裁、北京虎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新疆汇鑫盈达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合伙人朱俊以“从德鲁巴之行看印刷行业的发展趋势”为主题做了精彩的演讲,他结合德鲁巴展会的参展情况,分析了印刷行业的发展趋势,还揭示了当下中国出版业的痛点所在,并提供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为在场听众多方位展示了数字印刷的优势所在。

 

 

 

从德鲁巴设备看数字转型

 

本次德鲁巴展会无疑是各个数字产品的盛大舞台,通过列举德鲁巴之行所看到的几款设备和解决方案,朱俊为大家分析了印刷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海德堡primefire106印刷机。这款设备是传统和数字相结合的一款设备,它结合了海德堡的传统印刷和富士胶片的喷墨技术,更加适应大客户的小批量订单生产。因为这台设备可以做到局部的可变印刷,同时整体的布局依旧是固定的版面,可以完美地解决一些快消品、窜货以及个性化的问题。

 

第二,兰达纳米印刷系列设备。兰达作为纳米印刷技术开创者,当下的技术已经可以在各种承印物上印刷,而且印刷所需的油墨只是一般喷墨设备的三分之一,不仅大大降低了印刷成本,同时还能保证很好的印刷质量。

 

第三,惠普Indigo系列设备。惠普作为本次展会的最大展商,全方位地展示了Indigo设备的深度运用,Indigo12000在影像方面拥有更高的分辨率,可以打印出更加精美的图像,同时Indigo20000 和Indigo30000也在包装印刷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

 

第四,马天尼印后加工4.0。前几年马天尼的发展非常好,每年的业务都能达到50%甚至是翻倍的增长。但近几年因为印刷行业衰退严重,马天尼的业务量下降了80%。于是马天尼痛定思痛,对精装、胶装还有骑马钉方面实行了全方面的智能化,同时研发出一套Connex系统,这套系统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接单管理上,在内部生产管理甚至后期的管理上都能完美的解决许多问题。

 

通过以上这几款设备和解决方案,不难看出印刷领域已经衍生出两种趋势:

 

  • 印刷领域已经全面数字化,不仅仅是商业印刷和出版印刷,在包装甚至瓦楞印刷领域都已经逐步数字化,所以从事印刷行业的人们都应该关注数字印刷设备方面的变化。

     

  •  现在数字印刷企业不能只简简单单地为客户提供设备,还要想办法将系统融入到自己设备中,让生产流程更加智能化,同时还要研发系统,帮助客户借助系统更有效的利用设备。

 

因此,对于处在数字转型的印刷企业来说,将来不能只提供产品,而是要去思考如何为终端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出版市场的两大痛点三个趋势

 

 

 

当下终端客户需要我们提供什么服务呢?

 

首先通过中国图书库存金额对比图可以发现,2015年中国图书的库存金额超过了1000亿元,销售金额仅达到了700多亿元,出版图书存在大量的库存积压;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中国图书的断版情况,京东每年的断版书总数可以达到82万种,但是这些断版书目每月依旧会有30万的点击量,也证明断版书依旧存在很大的市场需求。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呢?传统印刷是3000份起印,当一般的出版社没有办法确定这本书最终的销售量时,印刷数量过多就会导致大量的库存积压,但是当经过一段时间卖光了之后,又会遇到出版社难以用小印量补充库存的情况,所以这本书可能就会面临断版的问题。

 

这就揭示了当下两个出版行业痛点:一是书目积压导致库存金额越来越高,二是大量断版书目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虽然出版市场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压力,但是中国出版行业的整体趋势还是在缓慢增长,原因有三点:

 

首先,中国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图书销售的受众也会越来越多,并且中国目前人均阅读量还低于国外水平,因此我国图书阅读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其次,通过很多出版社反馈的信息来看,在过去一年中,单笔图书的销量在不断地下降,也意味着图书将来的多品种小批量也是大势所趋,个性阅读需求将会不断增多;

 

最后,电商平台作为图书销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图书在过去的五年里,门店的销售额基本在330亿元左右徘徊,而电商仅仅去年就从100亿元涨到280亿元,不可否认的是电商图书的销售额有一天可能会和门店旗鼓相当。

 

通过行动解决出版业难题

 

虎彩为了顺应出版行业发展的趋势,同时在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打造信息化、智能化工厂

 

不能否认当下中国做智能化很难,工厂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以一个美国印刷出版公司为例,这家公司主要从事断版书印刷,他们的订单主要来自于亚马逊,每天大概能接到两万个订单,每个订单都可能只是一本甚至几本书。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这家工厂一年销售却达到了几个亿,而且工厂里一般只需要有六个工人。如果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中国呢?可能需要一个至少2000人的工厂才能解决。

 

第二件事,和电商平台进行战略合作

 

因为如同当当、京东等电商都有畅销书的销售,虎彩可以通过做断版书来和这些平台合作,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一个中国最大的断版书销售平台。

 

第三件事,大数据分析

 

虎彩拥有一个专门做数据分析的团队,这个团队可以通过各样的数据分析从而判断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为客户去提供一些趋势和变化的判断。

 

虎彩对出版数字化的投资,正是发现了出版业的两大痛点,同时希望通过数字印刷的方法去解决行业存在的问题,因为数字印刷无疑更符合当下印刷行业的发展趋势。

 

要利用数字印刷解决出版市场的难题,虎彩还要从四个方面打造市场。

 

第一方面,对基地布局。虎彩将会把印刷基地建设成为客户的仓库,能够做到按需印刷,就近交货。

 

第二方面,资源整合。数字化印刷的成本过高是当下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企业用不起,再多的优势也无法体现。虎彩将通过价值链把成本降到最低,让客户都可以使用得起。

 

第三方面,信息化建设。近几年虎彩的系统信息化建设已经超过了硬件设备的更新,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内部的生产、物流管控和信息反馈,这也是数字化企业走向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

 

第四方面,人才贮备。由于当下印刷产业的形式不一样,所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不尽相同,这样人才需求也会多种多样,对于各方面的人才,企业都会进行收纳培养的。

 

对于虎彩来说,未来服务客户的类型也会更加多种多样,用不同的方案去满足不同的客户诉求是虎彩一直在努力实现的。古籍精装、美术画册都将是虎彩未来的发展方向。虎彩将会借助数字化的力量,为客户们带来更多更好的服务。

 

问答环节

最后,一些在场听众积极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疑惑,朱总一一做了耐心解答。

 

Q:虎彩在做断版书市场的开发,引进了一大批的高端设备,但是这些高端设备的生产量是否合适?断版书的市场需求可以让设备开到一个合适的量么?

 

A:首先在出版领域的按需印刷里,断版书的生产和我们虎彩在过去几年里短版书的生产是不一样的,虎彩过去投资更多的是短版书生产,就是大概在500本左右,1000本以内的图书生产,而断版书的生产完全是一本一本做的,虎彩的第一条断版书生产线将在九月份投产,目前,北京的工厂已经是一种忙不过来的状态。按需印刷这个领域的确是在发展的路上,我们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但是这一定是趋势和方向,谢谢。

 

Q:虎彩在全国都有自己的生产基地,但是在不同的基地会不会出现色彩不一致的情况?虎彩是如何解决这种情况的?

 

A:当然会有这种情况,实际上我们现在有这么多基地,本来想倡导一批图书根据你的销售区域不同而划分,一批两千本印量的图书可能会被分到三个基地同时生产,但是说实话这种情况还比较少,原因是现在和出版社的销售分配或者销售系统去对接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你刚刚所说的色彩问题,虎彩将来所有的封面印刷基本都是基于Indigo的,所以我们要求所有工厂将Indigo的基本色彩管理曲线都调到一致,有了这个准则,加上indigo这台设备,我认为基本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谢谢。

 

Q:虎彩在数字包装上目前的布局是什么样的?

 

A:其实虎彩过去的包装客户都是大客户,比如烟酒、手机盒等大厂商,甚至国外的各种企业,这部分企业的业务量的确很大,毛利率也很好。但是虎彩毕竟要做更多的发展,我们过去忽视的许多中小型的企业,现在将成为我们的重点,所以我们要买Indigo30000来解决这些小型企业的问题。今年,我们在山东、青海地区的业务开发非常好,那些中小型的客户特别期望虎彩去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从设计开始、到产品结构和最后的生产。原来这些在沿海地区的厂商支付了大量的设计费,做出的东西可能还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所以,他们拿出了这些设计费的一部分给虎彩做设计生产,虎彩能设计出来就能保证生产出来,而且及时配送给你,现在,这样的客户也会越来越多。未来,中小型的包装客户可能是虎彩重点的服务对象,谢谢。

相关热词搜索:浪潮 不能不 经验

上一篇:一文看尽局部UV上光工艺,收好不谢!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