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

更多>>
首页 > 学习园地 > e线讲堂 > 合格的报纸印刷机机长是如何炼成的?

合格的报纸印刷机机长是如何炼成的?
2016-07-31 22:12:39   作者:红霞   来源:包装e线   评论:0 点击:

报纸印刷机机长这一岗位为笔者的职业成长提供了绝佳的锻炼平台,使本人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都有巨大的发挥空间。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以来的机长生涯与印刷车间的管理工作经验,就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报纸印刷机机长,以及印刷企业应如何培养机长两个问题谈谈心得,希望能与广大同行共同学习、交流。

 

 

 

1过硬的政治意识和较强的责任心

 

报纸印刷企业从成立开始便有了明确的定位——党和国家的舆论宣传喉舌。企业里的每一位员工所从事的工作都离不开政治,报纸产品首先关系到党和国家的舆论威信,其次才是印刷企业自身的名誉度与知名度的体现,因此报纸印刷行业流传着“出版无小事,事事连政治”的行话,这也是对所有报业人的警示。

 

 

 

作为报纸印刷机机长,首先其自身的政治思想务必与党组织保持一致,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学习教育活动,加强自我学习能力。其次,由于机长带领的是一个团队,其不仅要注重自身言行,因为这会对所有机台人员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还需要随时观察组员的思想动态,适时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再次,机长应将政治思想教育的结果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坚守岗位,兢兢业业,当好“第一读者”。相信广大同行都曾为编辑部门指出过诸如错字、缺字、图片压字、图片说明错误、日期错误,超版心等前端制作上的错误,这些错误又大多在机台的开机打样检查时被发现,做好开机检查是机长责任心的表现,其能为报社、印刷企业避免出版事故,甚至是政治事故,维护党报企业的形象。

 

机长被视为整个机台的主心骨,机长的行为时刻影响着全体组员。机长负责,组员就会认真;机长善于指导,组员肯定乐于学习;机长技术好处理问题快速得当,久而久之,组员也是操作能手。因此,一个机台的整体战斗能力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机长的工作态度,而机长是否以身作则是关键因素。当国家有重大政治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重要会议以及重大赛事期间,等稿便是体现报纸印刷工作特殊性的最直接方式,哪怕是已经工作了12个小时,也必须坚守,直到报纸印刷完毕的那一刻。这就是报纸印刷工作赋予印报人的责任,以及印报人必须具备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感。

 

2较好的生产组织能力

 

报纸印刷,是集体操作性很强的特殊工种,夜班工作、时间紧张、质量要求高、时常无预见性的等稿、任务可变性强等都是报业人每天必须面临的挑战。机长须站在车间管理人员的角度思考整个生产任务,合理布置本机台的组员,根据组员的责任心和技术特点分配合适的岗位,通过机长在工作中的协调,使各岗位上的组员将操作技能发挥到极致,形成有效合力,齐心协力完成生产任务。

 

 

 

在一些承印业务综合性强的印刷企业中,生产任务的多样性、可变性较强,机台可能随时会进行生产任务调整,比如更换报种带来的更换纸张规格、调整印刷单元的印刷参数、调整折页数据、调整龙骨或堆积机的设置参数等一系列印前准备工作,极其繁琐。此时便需要机长随时关注生产调度的工作安排,了解各种报纸的传版、齐版时间,合理安排本机台的下一步准备工作,甚至向生产调度提出操作性强的建设性意见。比如按照报纸规格从781mm换成770mm以后再换回到770mm,或者其他规格,在满足发行的情况下,是否根据各种规格报纸的时效要求、数量、套色等具体情况,考虑印刷各报的先后顺序,使生产更加合理、快捷。

 

3过硬的专业技术

 

一般来讲,机长都是从普通的印刷岗位做起,在拥有良好思想素质的同时,靠着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一步步晋升而来。报纸印刷企业对机长的技术要求很高,随着印刷设备的不断改进升级,从铅印到胶印的演变,从有轴传动的机械化控制到无轴传动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表面看操作者实际动手的机会在减少,实则更加提高了对操作者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要求。印刷理论不可或缺,相关的机械、电气、液压气动等方面的知识也必须有所了解。

 

 

 

除了过硬的操作技能、扎实的专业知识,合格的机长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故障分析与排除能力。如当印刷的报纸出现墨色不均匀、重影、版面跳杠、套印误差大、套印歪斜等问题时,机长要能快速理清思路,逐步排查故障,比如首先可以从印刷角度分析问题,检查墨路、水路、印刷压力等是否正常,如果故障仍不能排除,那么判断其是否由机器设计、机械传动、电气控制等引起。再比如某种报纸轮转印刷机印刷的报纸常会在固定位置出现跳杠现象,这一现象在冬季会更加明显,这看似是墨路调整的问题,实则是受滚筒位置设计的影响,造成滚筒冲击而形成。又如我公司曾经遇到的墨色不均匀而且网点发虚的问题,无论查墨路、水路还是检查印刷压力都没有改善,最后发现是滚筒气缸串气引起气压不稳定,使滚筒合压后压力不足,最终导致上述现象。

 

引起印刷故障的原因看似简单,但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原因并且顺利排除故障,却极大地考验着机长的经验积累、知识储备和灵活应变的能力,一名合格的机长在技术方面必须要能过得了关。

 

4产品质量分析能力与设备保养规划能力

 

报纸质量是反映印刷机台工作质量的一面镜子,工作认真负责、操作人员技术过硬的机台,报纸质量肯定差不了。印出报纸不难,难的是印出精品报纸。根据报纸质量要求,保证报纸各项指标达到标准,既有设备因素的影响,但更大程度上仍然取决于机长对报纸质量的把控能力:能够对报纸上的瑕疵进行分析,从而制定专门针对本机台的设备调试和保养规划,并付诸于实际行动。报纸反映出的一个现象可能会有多个印刷条件的原因,包括设备调试保养、原辅材料、人员操作、环境因素等;同样,一个印刷条件未满足工作要求,可能会出现多个报纸质量异常现象。

 

 

 

因此,报纸印刷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到报纸质量的优劣,纸架、过纸辊、印刷单元甚至是加墨(手动或者半自动)的操作方法、三角板、折页机、龙骨、堆积机无一例外,必须使各个环节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或者位置,才能印出好的报纸。设备调试保养做得好不好,内行从报纸质量便可知分晓,某些机台从形式上做好了保养工作,即便当时应付的了车间的相关工作要求,但在报纸质量上也逃不过专业人士的慧眼。可见,中国报业协会每年评选出来获得“精品级”的报纸印刷单位,或者相应的承印机台,在这方面的工作一定是做到了全面、彻底,同时也反映出机长的技术能力。

 

5机台日常事务管理能力

 

机台本身属于印刷企业的最小职能单位,机台管理便可定义为基层管理,涉及的工作包括物资、设备、人员等各方面的综合工作范畴,是企业物资、设备、人力资源等职能部门的综合缩影。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成果最终都将通过机台一一展现,因此机长对机台的日常事务管理,也可以看成是缩小版的企业管理。对机台工作所涉及的各方面工作都需要有一个详尽的管理办法和方式,如报纸纸张的使用率、其他原辅材料的消耗情况(印刷适性)分析、设备故障记录分析、设备备件使用情况、报纸质量的变化趋势等,都需要进行专门的管理并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

 

 

 

上述管理项目虽然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统计,但是作为直接使用者,更能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从而分析出适合本机台使用的原辅材料、设备备件等所应该具备的相关特性。根据质量变化趋势,查找相关人员、设备、材料方面的原因,是人员问题就进行教育、指导、培训;是设备问题就进行调试、维修;与材料有关的,进行材料更换试用等。有系统详尽的管理办法,才能避免工作中出现“病急乱投医”的情况。

 

6培训机台操作人员的能力

 

人员培训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职责,作为技术性工种,班组的自我培训至关重要,涉及的一些理论知识、专项操作等培训内容,由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进行培训,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培训工作不仅要开展,而且还需要根据班组需要,不定期、不限形式地开展,组员近期思想教育、印刷理论知识、设备操作规范、关键性的设备调试保养、生产中需要更加注意的方方面面、报纸质量分析等都可以作为培训内容。某些单位专门设置了“内训师”,将车间内部一些思想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骨干员工进行系统培训,使其通过考核取得培训资格,然后让其定期对其他员工进行培训。又或是建立“师傅带徒弟”制度,将新员工与综合素质过硬的老员工签订“师徒合同”,形成一对一的“传帮带”关系。

 

 

 

这些举措显然是从公司层面就加大了对员工培训的力度,而在班组内部,机长也可以从综合技能或者各个岗位上设立本班组的“内训师”或者“师傅”,对年轻的员工进行专门培训甚至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手把手”教学,促进青年职工的技能进步。从具体实施情况来看,培训工作开展得较好的机台,在班组凝聚力和生产战斗力方面都明显好于其他机台,机长的繁杂的工作可以得到有效分解,机长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班组的生产工作中,从而提升机台的工作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机长 印刷机 报纸

上一篇:在印刷包装厂,为什么有人半年就升职加薪?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