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很多企业为了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和计划,其中制定和执行印品质量计划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好的质量计划,不但能对印品质量实施有效的管控,而且在发生质量问题时还可以快速进行追溯,及时找到不利因素,尽快进行更正,做到损失最小化。
印品质量计划主要包含原辅材料选择、印刷及印后加工设备应用、操作人员安排、抽检频率、检验设备及检验依据等几个方面。
1.原辅材料
在质量计划中应对使用何种原辅材料以及原辅材料的检验标准做出明确的规定。原辅材料的选择本着既要保证产品质量又要有比较合理的利润空间(对印品而言所使用的原辅材料主要是纸张和油墨)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选用质优价廉的油墨和纸张并进行打样试机,经相关责任部门评审鉴定合格或客户确认后方可批量投入生产,油墨和纸张一经确认不得随意更改。
而且,质量计划还应规定原辅材料的抽检频率、责任人,并对抽检结果保持记录,规定发生异常情况(不良品)后的处理办法。
2.印刷及印后加工设备
(1)印刷企业应根据产品特性及印品内在质量要求合理选择印刷及印后加工设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对于要求套印精度高、网点层次丰富的精细产品,要选择高精度的设备;对于一般产品,选用一般设备即可。
(2)印刷企业应根据产品的交货期,合理安排印刷周期,确定印刷及印后加工设备的使用数量。
(3)印刷企业还应根据产品的接收准则,明确规定印刷或印后加工过程中进行监视和测量所使用的检验设备和检验标准。
3.人力资源
在质量计划中,印刷企业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及产品难度系数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对于难度系数大的产品应优先选择经验丰富、技术好、胆大心细的高素质操作人员,必要时可进行临时岗前培训;对于难度系数一般的产品,可适当降低对操作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
4.监测频率
质量计划中应明确规定印刷及印后加工过程中对于比较容易引起质量变化的关键步骤的抽检频率、检验方法并对抽检结果保持记录,以及当抽检结果不符合规定要求时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