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

更多>>
首页 > 学习园地 > e线讲堂 > 缓冲包装件的测试研究续

缓冲包装件的测试研究续
2013-03-03 09:06:44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包装件的水平冲击试验

     水平冲击试验是用于评定包装件在受到水平冲击时,内包装和外包装容器坚固性的一种试验。它适用于所有运输包装件及包装容器,特别是笨重难于进行跌落试验的包装件及容器。水平冲击试验是模拟车辆紧急制动和火车连挂作业而设计的。在实际试验时,由于受到设备条件的限制,水平冲击试验多用斜面冲击试验代替。试验装置主要是由与水平面成10°倾斜角,有两根轨道的倾斜滑行台及滑行道,滑车及冲击板组成。   
(1)对试验设备的要求   
①滑行台。滑行台与地面有10°倾斜角,其长度可据需要调整,并应固定良好。

②滑道。滑道铺设在滑台上,用钢轨组成,要求平滑,笔直,上面有距离刻度,并设有测速装置。

③滑车。滑车安放在滑道上,其端部安有钢缆,由卷扬机牵引提升。滑车表面要平整,无凸凹不平。   

④冲击板。又称档板,安在滑道的最下端,与滑车滑动方向垂直,其尺寸应大于包装件的受冲击面,其表面要很坚硬,一般由硬木制造。表面应平整,无凸起物。   

(2)冲击处冲击速度的确定

试验样品受冲击时的瞬时速度,随高度(即滑行距离)的不同而不同,其数值可由下式求得:u=  √2glsin10°(cm/s)

式中:L滑车的滑行距离(cm)   
           g—重力加速度(cm/s2)   

由上式可求出滑车在各个不同发车位置时的冲击速度,并准备表示其关系的图表。

 (3)试验步骤   

①将试验样品置于滑车上,使承受试验的冲击两或棱与滑车前端对齐,或从滑车前端伸出5cm。   

②调整滑车的位置,此位置应与要求的冲击瞬时速度相符。   

③将放有试验样品的滑车从滑道上滑下,与冲击板相撞。

④使滑车反复滑行,可以用一速度滑行,也可每次比前次增加速度1/10,直到试验样品发生破损为止。

⑤记录冲击速度和冲击次数

包装件的垂直冲击跌落试验

     垂直冲击跌落试验是用于评定包装件在受到垂直冲击时的耐冲击强度及包装对内装物的保护能力。包装件在装卸,运输时经常会受到垂直冲击,这是造成包装及其内装物破损的重要原因。垂直冲击跌落试验中多采用自由跌落试验,它是将试验样品提到规定高度再突然释放,使其自由落于冲击面上形成冲击。在完成几个不同状态的若干次跌落后,再检查试验样品的损坏情况。在试验前,必须按要求对试验样品进行温湿度调节处理。
 (1)对试验设备的要求

 ①提升装置。它是将试验样品提升到预定高度并释放。在提升或释放时试验样品应不受损伤,释放时应能自由跌落。提升高度应能指示。

 ②冲击面。它是承受试验样品跌落冲击的平面。冲击面应为整块水平平面,质量应大于试验样品质量的50倍;面积要保证试验样品完全落在上面,冲击面应平整,面上任意两点的水平差不超过2mm;冲击面上l00mm2的面积上放置l0kg的静负载,变形不得超过0.1mm。   

 (2)试验步骤
  ①确定试验样品的跌落状态。试验样品的形状很多,但不管哪种状态,均应使其重力线通过被测试的部位。对于平行六面体形状的试验样品,共有面、棱、角等三种跌落状态;对于圆柱体形状,有面、线、点三种跌落状态;对于袋或包装形状,有面、端面、侧面三种跌落状态。跌落状态不同,包装件受损情况亦不同。在测试时,主要以常态或遇到跌落危害时包装件最易受损伤的状态进行试验。在试验前必须按要求标示包装件的预定状态。

②确定试验样品的跌落高度。跌落高度是指提起试验样品后,其最低点与冲击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在国际标准ISO中规定了跌落高度的基本值:对于公路、铁路运输以及空运为500mm;对水运为300mm;对一般危险情况,其高度变化范围为100~1200mm其优选值为100、150、200、300、400、500、600、800、1000、1200;对非正常情况或特定危险状况则为1500mm以上,并以800mm的间隔递增。
③确定跌落试验的次数。根据包装件在流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垂直冲击的危险性大小来确定跌落次数。
 ④确定跌落顺序。对于平行六面体的试验样品,一般从某一个角和组成该角的三个面、三条棱开始跌落;对不能倒置的产品,可进行底平面的连续跌落;其它形状试样,可参照上述顺序进行。
 ⑤提起试验样品,使其按预定状态、选取高度和跌落次数进行自由跌落。

⑥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包装及内装物的损坏情况,并分析试验结果。
 

相关热词搜索:缓冲 包装 测试

上一篇:缓冲包装件的测试研究
下一篇:各种胶粘剂在包装行业的现状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