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

更多>>
首页 > 学习园地 > e线讲堂 > 漫谈经典DVD包装设计文化精粹

漫谈经典DVD包装设计文化精粹
2013-02-08 10:06:44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经过数年的发展,目前DVD的制作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画质越来越靓,音响效果越来越好,菜单界面越来越漂亮,额外花絮越来越精彩,节目也越来越丰富。现在人们最关心的反倒不是有没有东西看,而是要看得好,玩得好,更关心DVD自身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因此,DVD开始超越电影和音乐本身的影音内容,成为新一代的娱乐文化消费品。我们注意到,DVD的发行商除了不断提高制作技术,注重碟片的画质、音质和交互性等特质之外,也越来越重视DVD的包装和外观设计,不但在DVD盒的形状和材料上大做文章,而且在设计意念上不断引入电影、出版、游戏和玩具等行业的概念,赋予DVD产品愈来愈浓郁的文化气息。各种形式的DVD特别版、收藏版、纪念版和礼盒装层出不穷,不但外形漂亮,美不胜收,而且内涵丰富,令人爱不释手,大大激发了人们对DVD的收藏欲望。
    在本期的碟海纵横里,我们会向大家展示若干套在DVD包装方面有出色表现的套装,让我们一起来感受DVD的精美包装中所蕴涵的文化魅力。

美国1区限量特别版《鬼玩人第一部:死亡之书》The Evil Dead: The Book Of The Dead Edition(Limited Edition)
    我们先来欣赏这套曾经在2002年夺得美国第5届年度DVD大奖“最佳包装DVD”殊荣的碟,摒弃了塑料盒装DVD的传统思路,大胆创新的概念完全颠覆了传统的DVD包装思维。
    
        
    DVD的整体外包装及内页的美工设计由电影《鬼玩人》的化装效果设计师汤姆•苏利文负责,完全仿照电影中的《死亡之书》——那本具有魔力的残旧古书“Necronomicon”设计制作而成,在影片里,《死亡之书》用人皮制造,里面的内容用人血写成。为了制作好这套限量特别版DVD,锚湾公司特别选用具柔韧弹性的质地松软的橡胶制作出DVD的立体三维外包装,工艺精良而且非常独特,完全是概念化的设计理念:既是影片中那邪恶可怖形象的重要道具,又是一件充满艺术原创性的精美工艺品!
    感觉非常酷!
    展开整本《死亡之书》DVD,可以看到封面和封底原来是一个整体,活像是一本用一个人头部皮肤装裱而成的怪书,同时又是一张既像是邪魔又像是僵尸的脸谱:封面是一张扭曲的脸,双目圆睁、嘴巴张大,仿佛正在发出凄厉的吼叫;封底是这个头像的侧后方,最醒目的是中间那只凸起的耳朵,封底的下方凹印着设计者汤姆•苏利文的英文名T.Sullivan。整个头像布满皱纹,凹凸不平,眼框、鼻子、嘴唇和耳朵是立体凸起得最厉害的部位,眼睛、鼻孔和嘴巴被涂成紫黑的颜色,与整个脸谱上掺杂着灰绿色陈旧污渍的土黄肤色形成强烈对比。
    这本《死亡之书》内总共有24个内页页面,采用浅黄底色的厚纸皮印刷,其中除了第2、3页和第18、19页是空白页之外,其余页面里印刷的图案和文字均以褐色为主:
    首页是用美术字体印刷的书名“The Evil Dead The Book Of The Dead”;第4页是设计者汤姆•苏利文所作的序言。其后从第5页起到第17页止共13页,都是苏利文原创的本片各种美工设计图、造型图等等图片资料,也有少部分咒语的美术文字。
    第20页印有电影《鬼玩人》相关演职人员的正式网站地址;右边的第21页里下半部分有一个收藏小册子的书夹套,它按照影片中被锁在地窖里的女僵尸头像设计(她是五位主角中第一个受害者),书夹套内附一张“Rue Morgue”杂志的订书宣传单和一本名为“BRINGING THE DEAD HOME FOR DINNER”的24个页面的彩色小册子。后面这本小册子是特别邀请著名学者麦克尔•费舍尔撰写的介绍电影《鬼玩人》及其家庭音像产品历史的署名文章,资料性和趣味性兼备,图文并茂,极具权威性。从中你可以知道《鬼玩人》的音像制品多如牛毛,从录像带、LD影碟到各种版本的DVD,可见本片的商业价值和受欢迎程度之高了。
    第22页印有本DVD里电影正片的25个章节分段及标题;右边的第23页正中贴着一个藏碟胶套,内附一张本套限量特别版的主角——DVD碟片,碟面图案是黑底印有泥褐色的表情凶恶的邪魔头像。
    最后第 24页下方印有本套《死亡之书》限量特别版DVD的发行编号(DV11904)、发行商锚湾的官方网址、公司地址和LOGO。
    这套《鬼玩人第一部:死亡之书》限量特别版极尽包装设计之能事,发挥超人的想象力,突破传统,令人大开眼界,给广大碟友带来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

日本2区(50周年限量纪念版)《罗马假日》礼盒套装Roman Holiday (50th anniversary) Royal Box (Limited Version) DVD Gift Set
                
    影史上最有浪漫气质的爱情故事,还有风度翩翩的派克和清纯的赫本这一对银幕上的金童玉女组合不知倾倒了多少观众。对于这部堪称经典中经典的《罗马假日》,派拉蒙公司对于DVD的发行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努力,制作部门对《罗马假日》的原版电影胶片母版进行了反复清洗和精心数字修复,画质和声音表现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令这部传世的经典再度焕发出耀人的光彩。并先后推出包括台湾3区版、英国2区版、德国2区版、丹麦2区版、意大利2区版和澳大利亚4区版等各种不同版本。为保证质量,各区DVD均由派拉蒙公司统一制作,不仅画质、声音方面的素质完全相同,额外的花絮内容也完全相同,就连封面设计印刷也与1区完全相同,唯一有区别的配置是音轨和字幕根据各国情况而定。
    2004年4月23日,日本2区版隆重推出全球限量20000套发行的豪华首饰盒包装《罗马假日》DVD礼盒,外包装是一个精致的首饰盒形状,拉开下面的小抽屉,装着双碟版的DVD,配置与前面提到的50周年纪念版一样,打开首饰盒的盖子,可以看到里面装有一条印有Roman Holidays字样的精美项链、一个内镶公主和乔合影的照片以及一本剧照集,令人爱不释手,收藏价值远非前面提及的各种版本可以相提并论。日本2区礼盒装富有创意的精美包装和怀旧的情愫,加上发行限量的噱头,最佳珍藏版本非此莫属。

韩国3区《兄弟连》军包限量版Band of Brothers Military Limited Package (Korean Version)
    有史以来造价最昂贵的电视剧集《兄弟连》,由二战期间美军101空降师506团“E连”在欧洲大陆作战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成,是斯皮尔伯格和影帝汤姆•汉克斯继《拯救大兵瑞恩》之后再度合作的作品,总投资高达1.2亿美元。这部巨作的幕后制作规模可以与任何一部大片相媲美,真实地再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惨烈,强烈的纪实风格十分震撼人心。该剧在美国HBO有线电视上曾火爆一时,并荣获第59届“金球奖”最佳电影电视系列剧奖等无数奖项。2003年,中央电视台引进了这套在美国热播的战争大剧,引起我国观众的强烈反响,由于备受欢迎,欲罢不能,一再重播,这套剧集的DVD在碟市中同样受到热烈追捧。
   《兄弟连》DVD在市面上出现过多种版本,其中,铁盒装的豪华版曾经吸引了不少眼球,而真正令人瞩目的是华纳在韩国推出的3区军包限量版,在包装方面绝对是重量级的大手笔制作,根据剧中的战争背景,设计了以军包为载体,极具收藏价值的DVD套装。


7、国内凹版油墨市场主体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http://news.pack.cn     2004年11月11日    中国包装网     作者:
•   凹版印刷在欧美地区的两大领域-出版与包装内几乎是平分秋色,所以水性油墨与溶剂性油墨是各领风骚。但在国内,凹版印刷仅在包装市场上一枝独秀,因此,只使用溶剂性油墨。本文拟就对凹版油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一简要分析。
    一、目前的市场主体
    目前而言,市场上的凹版油墨可大致分为两大类:表印油墨与里印油墨。表印油墨在市场上有良好表现的主要是用于PE膜的以聚酰胺为主体的油墨和用于纸张的以硝化棉为主体的油墨,另外还有部分是用于铝箔印刷的以氯醋共聚物为主体的油墨和用于珠光膜印刷的以醇溶性聚氨酯为主体的油墨。里印油墨则主要是用于BOPP膜的以氯化聚丙烯为主体的油墨和用于PET和NY膜的以聚氨酯为主体的油墨。
    就整个市场而言,凹版油墨年耗量约为10万吨左右,其中表印油墨约占40%;里印约占60%。
    在表印油墨中,聚酰胺类油墨占了70%的市场份额,纸张凹印油墨约占20%的市场份额,其他约占10%。前一大类的主要市场集中在华南,华东两地;而后一大类的主要市场除上述两地外,还要包括西南市场。
    在里印油墨中,氯化聚丙烯油墨要占到90%的市场份额,而聚氨酯油墨的市场份额目前仅占10%左右,但此类油墨有许多优点,如通用性很好,可以做成环保型,也能通过技术努力做单一溶剂体系等。如果能解决价格问题,发展潜力巨大。此类油墨的地域分布性不明显。
    二、市场主体的表现亮点与难点
    聚酰胺类表印油墨在市场上的品牌繁多,品质参差不齐,价格差距巨大,而且用途也五花八门。主流生产厂家对产品的应用有清醒的认识,向客户也能做恰如其分的推荐。目前此类的市场亮点主要有:PVC扭结膜用的珠光墨,VMPVC上的透明墨,耐蒸煮的表印墨等;此类油墨的难点在于冬季的抗冻性较差,在弱处理PE膜上的附着力不稳定,在白墨上的浅版转移性不够好以及对某些有较高热封要求的产品力不从心。
    纸张凹印油墨主要是用于香烟包装,近几年由于整个烟草行业一直在进行战略调整,整个行业的总量并无增加,同时由于其他印刷方式的竞争(如UV胶印)。所以整个纸凹并无很大的发展。就油墨本身而言,这几年称得上亮点的地方可能只是一些有特殊装饰效果的油墨,如近似于烫金效果的金银油墨,荧光油墨等,还值得一提的是针对烟草行业的特殊要求开发的无酮,无丁脂的油墨。此类油墨的难点在于某些颜色的油墨的流平性不好,高浓度油墨的储存不是很稳定等。
    其他值得关注的表印墨还有:醇溶性牛奶膜专用油墨。此类油墨的耐性比以前用的普通表印墨好很多,基本上能达到牛奶包装的各项要求;但由于是醇溶性,印刷适性对环境的依赖性较高,有时印小版面图案时会比较困难。另外还有一种醇溶性珠光膜标签表印墨,此类油墨关键在于能适应高速自动包装线的要求。对氯化聚丙烯油墨,因其对应的是软包装市场主流的BOPP印刷,因而也是目前用量最大的品种。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总体上是非常成熟的产品。目前的主要问题在于它的残留溶剂太高,不能满足很多欧美食品企业的要求;而且在印刷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芳香烃溶剂,不符合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所以从长远来看,此类油墨是注定要被淘汰的产品。目前它还能生存的原因主要在于它的价格较低。
    对聚氨酯类油墨,尽管目前尚不是里印油墨的市场主流;但由于其具备前面提到过的许多优点,如果能解决价格问题,相信在3-5年内油墨市场一定会有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三、市场主体的发展趋势
    过去的两三年,中国软包装市场对油墨供应商提出了两大要求:
    1、通用化:目前的软包装界使用的油墨基本上是一种油墨对应一种基材,各种基材之间的油墨不能通用,由此造成库存品种增多,管理困难,现场操作工序增多,残墨难于消化等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油墨行业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
    A、采用一种油墨应对应各种基材。这是一种非常高难度的动作,目前取了一些进展,但是有两大难点:某些基材的复合强度仍不如人意以及成本偏高且刚性较大;
    B、采用通用色浆搭配不同连接料,加上现场的配墨系统,这也可以满足软包装商的通用化的要求。目前就技术层面而言难度不大,如有大的软包装商的共同行动的话,成本障碍也较小,推广起来可能会步伐快一些。
    采用通用化油墨系统还可以带来另一个好处就是:色彩可实行标准化管理。
    2、环保化: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和法律规定的日益严格,对于材料的安全性和卫生性也越来越重视。凹版油墨行业针对环保的要求,目前的工作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A,现有产品降低残留:这类工作主要体现在BOPP专用油墨上。采用的对策主要是:尽可能选用溶剂释放性好的连接料,添加助剂以利于芳香烃的挥发等,目前最好的结果是印刷品残留量在1mg/平方米左右。但由于连接料体系本身决定了芳香烃不可能从体系中根除,所以,从环保角度讲这是一种必然要被淘汰的油墨。
    B,去除芳香烃:即所谓的无苯化,由于欧美许多大的食品企业内控质量标准中明文规定所有包装材料中不得加入芳香烃物质。为了适应这种要求,无苯油墨应运而生。这类油墨从理论上是不含芳香烃溶剂,但由于原料的储存、运输的工具、制造过程以及使用过程会或多或少的混进少量的芳香烃溶剂,所以,对“无苯”的理解应是体系中芳香烃含量<=1%。另外要指出的是,由于要有正常的印刷速度,油墨中除去芳香烃后,要加入MIBK(甲基异丁基酮)来调节油墨的挥发速度,对于这种溶剂目前尚无明确规定可用与否。所以在使用之前软包装供应商一定要与客户沟通,是否能接受一定比例的残留,因为这种溶剂的气味比较强烈。还要指出的一点就是,此类油墨的印刷适性稍差。
    C,醇溶体系:由于更严格的残留要求,目前油墨界各大公司也纷纷推出醇溶油墨。此类油墨不含芳香烃,也不含酮类溶剂,只含酯类和醇类溶剂,就环保而言它是优秀的,但是挥发速度难于调节,印刷适性差了许多。相应的精美图案的再现要困难许多,同时由于使用量较少,产能达不到,成本也较高。
    D,水性体系:水是一种理想的环保型溶剂,但目前水性油墨只在纸张(包装与出版)上有较好的应用,对于薄膜这类非吸收、低表面张力的基材,研发出市场可接受的水性油墨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如油墨本身的性能,基材的热稳定性,设备的配合等。但可以作为一个中期目标去追赶。
    E,无溶剂体系:这类油墨其中一种是热熔型油墨,目前已有实验室结果,但要进入市场还要在原料合成、制造工艺、贮存方式、应用设备上做许多工作。当然,理论上UV凹版也可列入其中,但尚未见到UV凹版应用的报道。
    无论是通用化还是环保化,目前在中国仅仅处在起步阶段。要想有所收获,还需要包装行业上下游的同仁一起努力。

相关热词搜索:漫谈 经典 包装设计

上一篇:关注射频标签技术应用及发展
下一篇:纵观欧洲化妆品时尚包装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