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罐玻璃是中国日用玻璃工业的主导产品,其产量约占整个日用玻璃工业的90%。瓶罐玻璃主要是为啤酒、白酒、饮料、食品、医药、化工、农药等行业的产品配套。所以稳妥有序地发展我国的瓶罐玻璃工业,对促进和推动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一节
主要成就
一、资产投资迅猛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这前,瓶罐鄢行业规模较小。其主要生产成型设备多为国产的林取机、解放20和手工机等。其效率低,全行业年总产量也只有几十万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啤酒、饲料、食品等行业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对瓶罐玻璃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多。为满足市场需求,全国各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始扩建、改建和重建玻璃厂。在投资规模迅猛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多数企业都选用了国产的成型机等配套设备。少部分企业,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个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在扩建改造中,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从而也使行业的装备水平有了较大的改观。为进一步推进行业发展,“八五”期间,国家又投巨资,在山东、安徽、江苏、天津、上海等城市,重点建设了五个十万吨项目;在一些骨干企业重点扶持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装备。至此,全国瓶罐玻璃行业初具规模。
二、装备水平得到改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随着行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广泛应用,以及到世界玻璃工业发达国家的实地考察与广泛的技术交流以后,使我们看到了差距。因此,在轻工部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与统力合作下,国产的消化吸收工作加快。国产的6组、8组单、双滴行列式制瓶机,S10回转式制瓶机很快被研制成功的投入生产。
随着成型设备的改进,与之相配套的网带式燃油宽退火炉、电加热退火炉、推瓶机、燃油喷枪、窑炉控制系统、加料机、配料系统、托盘包装机以及冷热端喷涂机等配套设备也相继被研制开发和投入生产。行业的整体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以生产640毫升啤酒瓶为例,过去成型机速一般为每分钟十几个。现在普遍提高为36—60个。一些使用进口成型设备的企业,如,8 组10组、12组成型机速可达每分钟110—240个。
目前全行业除合资、独资或部分国有骨干企业已经使用进口的8组、10组或12组双滴式行列机以外,其它企业均为国产的6组长、8组单、双滴行列式制瓶机和S10瓶机。
三、技术进步成效显著、能源消耗明显下降
成型设备的改善,生产效率的提高,行业的技术进步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总结使用国外先进技术和窑型的基础上,为稳定生产,减少污染,首先推广进窑型和燃油窑炉。同时选用优质耐火材料和先进燃烧器,对窑炉实行全保温、炉底鼓泡、电助熔、窑坎、热工参数使用微机控制等一系列技术措施,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窑炉的熔化质量,熔化效率大幅度提高,熔化率一般为1.5-2.0吨/米,好的已超过2.0吨/米以上。单位产品消耗明显下降。能耗平均下降20-25%,热效率从30%提高到40%,达到增产不增燃料、降低成本、发展生产、节约能源的效果。
窑炉的熔化面积也普遍扩大,一般为30—40平方米,大的已超过100平方米。炉龄一般也都延长到2-4年,好的可达8年。
四、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花色品种大量增加
窑炉熔化质量的提高,成型装备与技术的改善,使产品质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过去一致被视为生产工艺技术难度较大的啤酒瓶,现已遍地生产。高档的葡萄酒瓶、高白料的高档白酒瓶,过去一直靠进口,现在也能够在一些技术装备较好、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中批量生产,其产品质量已基本上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640毫升啤酒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其瓶子重量由过去的550克,普遍降到480-530克,甚至更低。大大降低了原料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了市场的竞争能力。当今世界先进的NNPB生产工艺也在我国瓶罐玻璃行业中被引进并顺利投产,其生产的296这毫升轻量薄壁啤酒瓶,重量仅为161克,完全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小口压吹的空白。
产品种类与花色品种更是大量增加。仅按产品种类分,就有啤酒瓶、白酒瓶、食品瓶、罐头瓶、饲料瓶、奶瓶、化妆品瓶、医药瓶、农药瓶等几十大类,上千种产品。啤酒瓶敢不再是过去几十年一贯制的老样子,绿料、棕料、白料的640毫升、5000毫升、355毫升、330毫升、298毫升、296毫升啤酒瓶已不断被开发和投放市场。普白料、青白料、高白料、翠绿料、枯叶黄、白瓷料的标准瓶、异型瓶、高级化妆品瓶、蒙砂瓶以及印花技术等深加工产品也遍布全国各地。目前全行业的企业都依据国家有关标准组织生产,部分企业已通过了ISO国际标准论证,并以此严格要求组织生产。第二节 基本经验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经验
(一)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装备,是迅速提高我国瓶罐玻璃行业整体水平最有效的途径。回顾我国瓶罐玻璃行业近二十年的飞速发展和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正是因为我们有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才使瓶罐玻璃行业有机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通过开放引进和广泛的技术交流活动,使我们看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也使我们学习有方向,工作有目标。通过高起点的引进和国内消化吸收与创新,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所以说对外开放引进,是瓶罐玻璃行业迅速发展提高最有效的途径。
(二)硬件引进与软件开发要相匹配。
八十年代末,国家曾投巨资引进了国际先进的技术和装备,重点建设了五个十万吨项目。从技术装备的水准来看,在当时的外国人眼中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项目上马后,应当说硬件水准确实上去了,但软件不配套,特别是高水准的管理软件和作为企业发展最关键的活件“人”的管理培训教育跟不上,以及投产后滚动资产投资不足、市场定位不配使项目投产后,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使其不相适应,从而导致昔日的五大项目,除一家被外方兼并以外,其余四家都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五大项目的结局以及引进项目而失败的经验都告诉我们,高水准硬件的引进必须与高水准的软件引进开发相匹配。
(三)市场的科学调研与论证,是项目上马后成功与否的关键。
从前面我们提高到五大项目和八十年代国家重点投资扶持引进装备的几十条生产线,使我们体会到,硬件的引进仅仅是装备水平的提高,而软件的引进开发,产品销售有没有市场更为重要。尤其是瓶罐玻璃产品又系低附价值、易碎、销售、运输半径受一定限制性,所以项目上马前必须充分做好市场调研与科学论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