剂更容易做到压敏胶三大性能的平衡。实际表明,在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交联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中,混入少量较低相对分子质量的非交联型丙烯酸酯共聚物,使用权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宽,可以在保持较好持粘力的情况下在大大提高初粘力和剥离强度。
(2)、丙烯酸酯共聚物的交联
要使丙烯酯压敏胶有较好的持粘力,必须使共聚物有较高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然而这样的胶粘剂,尤其是溶液型压敏胶,往往会在粘度太大而难以涂布。若将相对分子质量不太高因而粘度也不太大的共聚物在涂布时或涂布后进行适当的交联,便可解决性能和工芤的矛盾。同时,交联可以改善压敏胶的耐高温性能、耐溶剂性和耐老化性能,因此丙烯酸酯共聚物的交联具有很重要的实际价值。
具体的交联方法可归纳为如下5种
(1)利用活泼羟甲基的缩合反应而交联,与N-羟甲基丙烯酰胺共聚而得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单独或有酸催化剂加热时,可由于活泼的N-羟甲基相互缩合自行交联,称为自交联,也可以外加交联剂进行交联,称为外交联。含羟基或羧基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与含活泼羟甲基的交联剂,加热或有酸催化下加热时,由于羟甲基或醚化了羟甲基与羟或羧基之间发生缩合反应而交联。
(2)利用异氰酸酯反应而交联含羟基、羧基和仲胺基的丙烯酸酯共聚物,能够用多异氰酸酯及其加成进行交联。此法交联所得的压敏胶的综合性能十分优良。
(3)利用不着环氧基反应交联含胺基、羟基和或羧基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可用环愧疚树脂或多环愧疚化合物交联,而含环氧基的丙烯酸酯共聚则可用多元胺或多元酸酐等化合物交联,
(4)利用烷氧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而交联四丁氧基钛、四异丙氧基钛、三异丙氧基铝等烷氧基金属化合物能在室温或较低温度下与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羧基或羟基很快发生酯化或烷氧基交换反应而交联。
(5)离子型交联用金属的盐类,如锌、铅、钠、钴等多价或单价金属的醋酸、辛酸、环烷酸或月桂酸等有机酸的盐与含羧基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交联。
(3)、增粘树脂及其他添加剂的影响
一般来说,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中不必加入增粘树脂和其他添加剂,但为了改善对难粘材料的胶粘剂性能或降低成本、着色等其他目的,有时也可加入各种添加剂。加入增粘树脂或增塑剂能改善初粘力和1800剥离强度。尤其是低温(00C)时的剥离强度。在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中加入增粘树脂时,首先必须将增粘树脂制成乳液,松香酯类增粘树脂乳液可大大改进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对聚烯烃塑料的粘合性能,如添加50%左右MBG-64乳液,如1800剥离强度急剧增大;当加量达到70%时,剥离强度达到最大值。
无机填料加放溶液型或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中可以降低成本。
加入磷酸酯和氧化锑等阻燃剂,可使丙烯酸酯压敏胶具有阻燃性。
(4)、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
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是由丙烯酸酯单体在有机溶剂中进行自由基聚合而得的粘稠液体,加或不加其他的添加剂所构成。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具有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较低,湿润性好,初粘力大,干燥速度快,耐水性好等优点。虽然在环保、资源、能源及安全等方面存在着问题,但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还不能完全被其他类型的压敏胶所取代。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还进一步分为非交联型、交联型、非水分散型等3种
非交联型丙烯酸酯压敏胶
将几种丙烯酸酯按适当的配比,选择合适的溶剂和引发剂,采用适宜的工艺条件,在有机溶剂中进行自由基共聚合,所得的共聚物玻璃化温度-250C~-650C,重均相对分子质量30~100万,固含量30~50%,粘度为1000~2000mPa.s,具有较少好的压敏胶性能和涂布性能,这种溶液就是非交联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