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业仍呈高速增长态势 由于小碳酸软饮料瓶和矿泉水容器需求趋增,包装用聚酯树脂的 需求被稳步推高,年增长率估计约17%,在各类聚酯产品中表现亮丽。 由于各国刚刚脱离前几年经济危机的阴霾不久,生产厂投资信心还未 完全恢复,估计在若干年内,这种高增长率将逐步下降。尽管如此, (PCI咨询公司估计)中期内需求每年将实增60~70万吨,200 3年将 增加到820万吨,2008年时达到1150万吨,包装用聚酯树脂的需求较其 它聚酯产品仍呈高速增长态势。 2、北美仍是包装用聚酯树脂重要的生产和消费地区 相较其它地区,北美拥有世界最大最多的装置,在世界包装用聚 酯树脂生产和消费中担任着最主要角色。1997年,北美包装用聚酯树 脂生产能力和产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39%和38%,预计2001年为34%和 37%,2003年时的生产能力会与后来赶上来的亚洲远东地区一样分别占 世界总量的30%以上,但北美地区的产量占世界同类产品总量的35%, 仍属于世界包装用聚酯树脂的重要生产和消费地区。 3、亚洲渐露发展潜力 1997年,亚洲地区生产能力和产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30%和27%, 2001年上升到32%和30%,2003年将达到381万吨和282万吨,分别占世 界总量的37%和31.6%,届时生产能力将超过北美地区。目前这一地区 在建或计划建设的项目似乎并不多,但其可观的市场胃纳量以及快速 增长的需求等因素,将促使这一地区无论在建设上或在消费方面将成 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我们看到,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东 南亚国家的装置规模正在不断壮大,伊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土 耳其等中东国家的包装聚酯树脂装置的规模正在从无到有,从小到 大,这些拥有得天独厚天然气资源的国家的产品价格在今后的市场竞 争中将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4、中国发展前景诱人 近几年国内需求平均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对该领域的投资明显 加大,产能增加较快,但得到国际认可的产能并不多,产品的质量还 有待提高,但该市场的巨大消费需求和发展潜力始终备受海外投资者 关注,预计二十一世纪前10年国内生产能力即能逐渐赶上并超过其它 国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生产大国。有消息称,日本三菱商社塑料公 司日精ISB机械公司和尤泰克公司不久前宣布,今年将在中国推出聚酯 啤酒瓶制造技术,实现塑料啤酒瓶的实用化。这次行动是他们从中国 市场上啤酒瓶和啤酒罐生产供不应求中看到了大商机所致。 5、价格稳步上涨 饮料、食品包装、医药、农药、日用品包装等领域新包装技术的 运用,对聚酯瓶的需求增加,特别是随着夏季的到来,饮用瓶需求显 著增加,使得聚酯包装用树脂需求上升,加上欧洲地区今年以来对包 装用聚酯树脂的需求强劲,以及上游原料价格在高位稳定,带动包装 用聚酯树脂价格全面上升。今年以来,市场价格稳步上涨。3月份,远 东市场价格已从年初每吨700美元左右上涨到800~900美元。国内情况 类似。为保护用户和生产厂自身利益,国内六家瓶用聚酯切片生产厂 今后继续采取联合报价,这六家企业分别为汕头海洋第一聚酯树脂有 限公司、常州华源雷迪斯有限公司、四川广康化纤有限公司、湖北昌 丰化纤工业有限公司、仪化佛山聚酯有限公司、珠海裕华股份有限公 司。联合报价显示,目前产品价格已跃上了万元大关。估计这一上升 趋势在二季度不变。 6、使用优势渐显 用聚酯制作的瓶子解决了以往玻璃瓶等容器体重、不便于携带、 易破裂甚至爆炸等问题,给人们生活、工作、出差、旅游带来很大方 便,因而备受市场欢迎。例如,不久前美国啤酒厂家米勒啤酒公司在 全美国推出一种完全可以再回收利用的聚酯啤酒瓶,与铝合金罐及玻 璃瓶相比,这种啤酒瓶能使啤酒保持冷凉较长时间,而重量是玻璃瓶 的1/7,可以重新封口,不易破裂,可同其他聚酯容器一起回收。在玻 璃瓶不能同样方便使用或不可以使用的地方(诸如海滩、游泳池、室 外就餐处、体育馆等),塑料啤酒瓶尤为广泛使用。这种塑料啤酒瓶 是第一种在美国广泛批售的塑料啤酒瓶,将在该国的零售机、酒吧和 运动场所出售。该产品继1998年10月份在美国六大区内试销后,日益 增加的市场需求迫使米勒公司扩大向其他市场和领域的销售。 7、新技术不断涌现 为解决瓶用聚酯耐高温、阻隔性能等问题,陆陆续续总有新技术 公布,而笔者认为,瓶用聚酯发展中的最大课题,是去寻找不仅能解 决上述技术难点、又能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开发 还未见突破性进展。下面简单介绍一些新技术开发情况。 (1)去年初,法国Sidel公司开发了Actic(内表面无定形碳处 理)技术体系,它在单层聚酯瓶的内表面造成厚0.1μm的深度加氢无 定形碳层,克服了与多层瓶相关的诸如分层、回收程序复杂、成本过 高等问题,成为等离子体涂层的最先开拓者。之后,Te-traPak公司和 Krones公司也先后创立了各自的等离子体涂层方法,使得等离子体涂 层成了近年用于解决啤酒瓶阻隔层技术的热门话题。 (2)瑞士TetraPak公司的两种阻隔层新技术。TetraPak的第一个 新技术是Glask in工艺,这种工艺是将拉吹PET瓶的内层喷涂上高阻隔 性的氧化硅。使聚酯瓶内层面上形成晶莹透明的超薄玻璃状涂层,0.2 μm涂层即可达到与玻璃瓶几乎相当的阻隔效果。试验证明经氧化硅涂 覆的啤酒瓶和果汁瓶显示出极好的氧气和二氧化碳阻隔性能及透明 性。 TetraPak的第二个新技术是Sealica工艺,这种专利技术将一种新 颖的高阻隔性能的材料再注塑到PET初加工成品瓶的表面,这种外层材 料采用的是陶氏塑料公司生产的热塑性环氧树脂。据称这种树脂既有 较高的透明性,又有极好的气体阻隔性能。 (3)Krones公司的等离子体涂层技术与Te-traPak第一种新技术 相似,只是涂布在瓶子外壁而不是内壁。该技术被称为Bestpet。在聚 酯瓶上形成的无色透明涂层,能使阻隔性能至少增强两倍。 (4)BP-Amoco公司提出的多层方案是,用其Amosorb3000吸氧聚 酯共聚物作为PE T瓶的活性阻隔层,因其为共聚聚酯,故可与PET混用 而不出现层剥离。它的目标市场包括啤酒、果汁、超高温消毒牛奶及 其它易氧化变质食品。 (5)日本ToyoSeikan公司克服了普通聚酯瓶难以承受巴氏杀菌这 一难题,开发了一种拉吹系统,可以生产耐压500毫升的PET瓶,能随 75℃巴氏灭菌40分钟,并能以每小时30000个瓶的速度生产。该技术被 称为S-Cosmos。它的意义在于可以以很高的速度吹塑生产PET瓶,并具 有装盛啤酒所需的耐热和耐压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