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财经记者曾当面警告杜纪川和孙大卫对员工的宽容:现在可以这样管,等做到2亿美元就不行了。后来,他们做到了2亿美元,这位记者发现他们还在这样宽容,又改口警告:这种方式一定做不到10亿美元。
“现在我们每年营收超过65亿美元了,但还在这样管理。”杜纪川说,那位记者则感叹,全世界都找不到像他们这样做生意的其他人。
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 ID:hstl8888
作者丨毕亚军 美编丨刘彦潮
金士顿现在只有3000名左右员工,但却创造过60多亿美元的年营收,当了20来年的全球老大,如今霸占全球内存模组超过60%的市场。
其创始人杜纪川和孙大卫说,这是公司上下齐心协力的结果。“完全是一家人的理念,没有高低贵贱,大家各尽其职,在一条船上,目标一致,同舟共济,一起向前划。”
大陆出生的杜纪川在台湾长大,1962年赴德国攻读电机工程学位,1972年到美国,因为在篮球场遇见后来的创业搭档孙大卫而进入IT业。
当时,孙大卫在一家科技公司做硬件工程师,他常和杜纪川提起:公司做一块电脑主机板成本200美元,售价2000美元,而且不愁卖,赚钱效应实在惊人。杜纪川从中听出商机:不如你来设计主板,我负责销售,咱们自己干。
1982年,二人开始了创业,因为赶上计算机产业的黄金期,他们的生意出奇的好,常常产品还没出来,货款就已交到手上。
两年后,一家计算机公司希望收购他们的公司。笑说自己没有什么鸿图大志的两个人,觉得钱赚到这样也差不多了,于是卖掉公司,然后把各自分到的100多万美金交给股票经纪人去炒股,开始了安逸闲淡的生活。
1987年10月17日,美国股市在屡创新高后突然崩盘,很多投资者输掉全部身家。杜纪川和孙大卫也从百万富翁亏成了一无所有。
夜深人静,已经46岁的杜纪川,既无处话凄凉,又要操心如何渡过眼前的难关,谋划一家人的新出路与活法。孙大卫也好不到哪里去。
两周后,两人心情稍微平复。相互安慰、鼓励之后,他们决定重头再来。看着渐渐落入海平面的夕阳,两人对着大海与落日狂喊:
总有一天我们还会赚回来!
靠着杜纪川翻箱倒柜才从车库找出的2000美元,他们创办了一家新公司——“金士顿”。
与众不同的管理文化与商业价值观,是金士顿最为特殊和传奇的部分。“尊敬、忠贞、公平、弹性与适应性、对员工投资、工作乐趣”,则是这种文化和价值观的核心。
在金士顿,员工的座位旁都挂着块牌子:我在某年某月某日加入金士顿这个大家庭。上班时间,孙大卫和杜纪川,“看到女员工桌上有花,就问他是不是有男朋友,看到家人合照就问小孩多大了。”下班后,他们则和大家吃饭,唱歌……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往来走动。
“我们希望成功,更希望过得快乐,不但自己快乐,也希望每个员工都快乐。我们一向相信,快乐的环境是达到极佳工作绩效的关键,所以努力创造快乐与享受工作的环境。”
体现在管理上,就是除了工厂生产线排程以及财务规划,金士顿从不采用MBA的学说去管理公司,也发自内心的不相信MBA那一套。
在金士顿,员工上班不用打卡,也没有KPI,他们强调以人为本,利他优先。内部,公司有先考虑员工利益;外部,则优先考虑客户利益。
别人相信制度和约束,相信人性本恶,威逼利诱,阴谋诡计驾驭人,他们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相信将心比心,努力建立善性循环。
有员工刚入职就碰到私人事情要处理,按其他公司惯例这没假可请,要继续上班,孙大卫知道后,主动放假,薪水照拿;还有员工照料父母,几个月不上班,一样薪水照拿……
早期,一些生活上遇到临时困难的员工,只要被杜纪川、孙大卫知道,他们都会随手给或者借出几百美金,助其度过难关。
有员工家人生病财务困难找孙大卫借钱,他不但借了钱,还找到公司人事部,“跟他们说,员工家人医疗保险都由公司支付,当成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