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2015年是中国经济运行相对最困难的一年,但也是“走出困局”的关键一年。中国经济正“逼近最坏,靠近光明”。而CPP行业,也在不断调整中继续前行,随着下游需求的不断提升,CPP产业也面临着换代升级。部分老旧生产线已不能适应行业发展,随着部分老线陆续淘汰外,部分新增生产线也在继续跟进中。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在CPP行业里面尤其显著,高端稳定高附加值的产品仍处在供应链的上端,而低端低附加值的产品则如履浮冰,高低端反差极为明显。
一、CPP生产线简析
1、2015年度整体生产线状况分析
据中国塑膜网不完全统计,截止2015年12月,我国CPP总产能为1077800吨,实际产能706000吨。与上年度同比,产能↑20.99%,实际产能↑0.89%,搁置产能↑101.1%。详见下表。
产品名称 |
CPP生产线 |
||
2014年 |
产能 |
实际产能 |
搁置产能 |
1003300 |
648500 |
354800 |
|
2015年 |
产能 |
实际产量 |
搁置产能 |
1077800 |
706000 |
371800 |
|
年度同比 |
↑7.43% |
↑8.87% |
↑4.8% |
2、2015-2016年新增生产线汇总(不完全统计)
新增公司名称 |
生产线情况 |
生产薄膜情况 |
备注 |
河南双汇 |
1条3.5米 |
蒸煮膜 |
2015年投产 |
宁波瑞成 |
1条5.3米 |
复合膜、蒸煮膜等 |
2015年投产 |
无锡振飞 |
1条3.5米 |
镀铝基材等 |
2015年投产 |
广东东兴包装 |
1条4.25米 |
复合膜、蒸煮膜等 |
2015年投产 |
福建炎英 |
1条5.3米 |
复合膜、纸巾膜 |
2016年投产 |
天津华瑞 |
1条3.5米 |
特种薄膜 |
2015年投产 |
黄山永新 |
1条3.3米 |
高端薄膜 |
2015年投产 |
东光楚天 |
1条4.25米 |
复合膜 |
2015年投产 |
湖北慧狮 |
1条3.3米 |
光学保护特种膜 |
2015年投产 |
徐州华强 |
1条3.5米 |
蒸煮膜 |
2015年投产 |
高明海能 |
1条3.5米 |
复合膜、蒸煮膜等 |
2015年投产 |
广东铭丰 |
1条4.8米 |
复合膜、蒸煮膜等 |
2016年投产 |
汕头东丽 |
1条4.5米 |
复合膜、镀铝基材等 |
2016年投产 |
昆山博益鑫成 |
1条3.3米 |
光学保护特种膜 |
2016年投产 |
海宁恒大 |
1条3.2米 |
复合膜、蒸煮膜等 |
2016年投产 |
徐州万兴 |
1条3.7米 |
复合膜、蒸煮膜等 |
2016年投产 |
沈阳东海 |
1条3.5米 |
复合膜、蒸煮膜等 |
2016年投产 |
武汉双马 |
1条4.8米 |
复合膜、蒸煮膜等 |
2016年投产 |
天津华恒 |
1条4.8米 |
复合膜、纸巾膜等 |
2016年投产 |
福州航升 |
1条4.8米 |
复合膜、蒸煮膜等 |
2016年投产 |
2015年全年共投产生产线11条,新增产能74500吨,平均单线生产能力已经达到6800吨,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4.5米、4.8米以及5.3米、5.5米生产线逐步成为新线的主流。部分高端膜及功能性薄膜暂不能达到大批量生产,仍以3.3米生产线为主。比如黄山永新以及湖北慧狮2015年度新增的W&H以及莱芬豪舍的生产线。
从区域性分析:发达地区仍然是新增产能的主要区域,比如广东、江苏地区,整体市场需求尚可,客户集约化程度较高,对薄膜的品质也有更高要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来,北方的流延膜市场也有了明显起色,无论是CPP薄膜还是CPE薄膜,新线增加速度大于以往年份。
企业性质分析:2015年新线投放仍主要是老厂新投模式,比如湖北慧狮及黄山永新,主要是为了扩大企业的薄膜品类及应用范围,寻找新的业务方向。也有自身产能扩大情况,比如河南双汇、高明海能等。
生产线品牌分析:目前广东仕成生产线仍占据国内流延膜的大壁江山,另外南通三信、博瑞挤出等也有新线出售,同时,广东精明流延膜市场重新拓展中。高端方向仍以进口薄膜为主,尤其以W&H、莱芬豪舍为主。
二、 国内CPP膜厂状况
序号 |
公司名称 |
生产线 |
产能(吨) |
1 |
湖北慧狮塑业有限公司 |
8 |
34000 |
2 |
汕头市江虹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5 |
33000 |
3 |
浙江远大塑胶有限公司 |
5 |
31500 |
4 |
浙江大东南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4 |
29000 |
5 |
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 |
4 |
23000 |
6 |
汕头市德福包装材料公司 |
3 |
22000 |
7 |
宁国双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5 |
20000 |
8 |
汕头市东丽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3 |
19000 |
9 |
津泽塑料实业(天津)有限公司 |
2 |
17000 |
10 |
广东东盛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2 |
16000 |
11 |
广东普宁市威孚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2 |
16000 |
(以注册公司名称统计)
随着双拉薄膜的集中上线过后,近两年的流延膜市场逐步呈现上线小高峰。一方面是由于下游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度增加,主要表现在中高端产品方面;另一方面主要是产品配套影响,随着双拉生产线的提升,势必对吹膜和流延膜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从上图可以看出,目前处于CPP行业前十大的膜厂,多以新膜厂为主导。初期的上海紫藤、江苏中达、中山中升、佛塑集团等,多已离开CPP市场,除大东南、宁国双津、普宁威孚、津泽塑料以外,多为新型膜厂逐步上位,为膜市带来新的血液活力。从区域上来看,前十大膜厂中,广东膜厂占据半壁江山,广东地区绝对是CPP薄膜的主导。
塑膜网官方数据:
塑膜网官方数据:截止2015年底,全国产能107.78万吨。2015年度整体开工率维持在60-70%左右,全年产量在70.6万吨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国内CPP生产线在330-350条左右,部分二手线有转卖及搁置状况。(来源:中国塑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