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近日公布了2013年加快推进平价医疗服务工作方案,要求今年年底前,每个地级以上的市,至少选取1家县级医院开展平价医院试点;全省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推广使用平价药包。
“平价药包”首先要求药价必须便宜,但药品价格上涨快、药价贵,已成为看病贵的主要因素。并且“平价药包”内的药,也并不一定实用。因为有效与廉价本来就很难统一。
品种少、不实用,是“平价药包”两大硬伤,要想解决好,从短期来讲,政府加大投入是关键,给予“平价药包”补贴或补偿,以此来保证其能够生存,并不断丰富品种,提高实用性。从长远来讲,加大药品市场建设是关键,比如通过限高价、补低价,维护好一个合理的药品市场价位,使更多的药价回到合理的平价水平。
“平价药包”是构建平价药市场的一个缩影,它所面临的问题,在平价药市场建设的种种环节也广泛存在。解决好了“平价药包”的问题,实质上是解决了平价药市场的大问题。
更进一步讲,“平价”实质上是医改的方向,承载着“看得起病”的希望,小小“平价药包”,蕴含着老百姓的大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