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胶囊是将某种物质芯料包裹在直径为1~1000μm的微型容器中而形成的囊形物质。被包裹的物质可为固体、液体或气体,可为亲水性物质,亦可为疏水性物质。形成囊壁的包裹材料大多采用天然的、半合成的或合成高分子材料,也有用石蜡、油脂与蜂腊等固体有机小分子以及硫酸钙、硅酸盐、金属与玻璃等无机物。微型胶囊在胶粘剂中的应用始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乐泰(Loc-tite)公司微型胶囊厌氧胶的生产。以后逐渐扩展到密封胶、导电胶、日用胶等领域。现已成为制备预涂布、控制固化胶粘剂以及改善胶粘剂剂型的关键技术。微型胶囊在胶粘剂中的应用一般有三种方式:粘料的微包装、固化剂的微包装以及胶粘剂整体的微包装。
尽管微型胶囊在胶粘剂中的应用从70年代就已经开始,但到目前为止其应用主要限于紧固胶与压敏胶等少数领域,其他应用并不多。工艺的难度,成本的提高以及一些囊壁材料对胶粘剂粘接性能的影响等都可能是制约应用的原因。但各国的研究非常活跃,每年都有新的研究专利出现。在新的世纪里,微型胶囊在胶粘剂中的应用主要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利用微囊控制释放功能,研制控制释放的胶粘剂产品
胶粘剂中应用的微型胶囊的控制释放,一般很少利用多孔性囊壁的缓释作用,而是通过破坏致密性的囊壁使原来互相分离的物质相互接触而反应。控制释放的方式有温控、压控和化学溶剂控制(如水)。它们适用于常温下粘合料与固化剂快速反应的场合,其目的是便于贮存,运输和应用。可以包裹粘合料,也可以包裹固化剂,具体应该根本实际情况来选择。可广泛应用于环氧树脂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等需要使用固化剂或交联剂的领域。
利用微囊改变被包裹物质表面性质的功能,研制水基胶粘剂。
为了便于涂布,胶粘剂中大多使用溶剂。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污染环境,危害健康,易于引发火灾。乳化的方法可将一部分胶粘剂制成水基产品。但对于一些易于与水反应的粘合料(如单异氰酸酯预聚体)和固化剂(如三氟化硼)则不能使用乳化的方法。将粘合料或固化剂或胶粘剂整体制成微型胶囊,利用囊壁材料与水的亲和性可以分散在水中。此法原则上可以应用于所有非极性粘合料以制备水基胶粘剂,尽管有些品种用乳化的方法更简单。
利用微囊的包裹作用,制备易于贮存、运输和使用的胶粘剂。
目前微型胶囊在胶粘剂上的应用主要在这一方面,这种应用还会进一步发展。固态化的微囊胶粘剂,紧固密封用途微囊胶粘剂,特殊场合下(如水中)使用的微囊胶粘剂等会不断地被开发出来。另外将一些特殊功能材料如导电、导磁材料与胶粘剂混合然后进行微包装,或者将这些功能材料微包装后混合在胶粘剂中,制得具有特殊功能的胶粘剂也是一种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