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

更多>>
首页 > 包装资讯 > 前沿播报 > 从台湾设计视角,总结三十年设计心得

从台湾设计视角,总结三十年设计心得
2017-02-22 20:18:11   作者:小包   来源:网络   评论:0 点击:


本文作者:台湾包装协会会长  袁世文

 

 

2000年后,台湾设计的蓬勃五大关键-2000年后可说是台湾设计业的战国时代,个人观察下来总结有四个因素。


 

一个是因为因为软硬体绘图系统的价格大幅降低

二个是因为人才供给的水库量多又大,如学校设计相关科系的设立,无一不设计系,设计俨然取代了商学院,开始走入文青美学的蓬勃。许多独立设计师纷纷自行创业,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在全台湾的各个地区纷纷建立自己的据点,除了服务在地客户,也协助业者做品牌化的面貌风格转型,算是一种另类的老品牌拉皮。

第三个关键是二十多年来,政府在各项奖励的政策与补助优势,不同形态的地方产业与族群文化交织,也形成一种另类的设计奇迹,但这都是针对内需市场的服务经济,事实上,仍与岛内服务供应有所关联。但深究内容,大多还是留在表面的“小针美容”情况,设计师在深化其品牌的内涵上,仍然缺乏长远的经营眼光。

至于第四的因素是因为业者在消费族群采购的视角下,对于品牌设计与包装美学,也不得不一改前朝旧习,学习拥抱新世代。

 

总括来说,网路技术革命加速,基础技术成本大幅降低;学习管道多元,人才供给爆量;经济结构改变,消费者美学意识抬头;针对不同品牌面向,政府政策挹注与补助,而业者因应环境改变,压力指数提高等五个趋势形成,可以说是设计产业竞争激烈的助成因素。

而这一群新兴的设计服务创业家,恰好在网路工具与政策服务中成长,加上大多历练了设计整合与市场策略的训练,自然形成了一个自有的套路,在这几年台湾的金点设计奖,可以窥见设计服务业者的能量大幅度的提高,作品早与跟国际间一流的设计公司不相上下,但深入比较之后,会发觉这是为数不少中小品牌的小确幸,小品牌要在市场中存活,设计力与行销力的结合是必然的,但后续的发酵仍有赖于业者深度的布局,事实上有声无影,有雷电无雷声者不在少数,加上中小企业经营者常言:有技术,有研发,就是没有行销预算!导致品牌前后不一,名实不符,甚至业者越俎代庖,成为设计公司的设计指导,这种情况,在面对品牌发展,自然产生伤风头疼问题,体质虽好,心态仍在代工思维,台湾的设计服务业发展的不够健全,除了原本的视觉与美学品位外,在市场营销与趋势分析上,仍需要做强大的调整,这一门功课,可长可久、工程浩大!

 

网路的兴盛在台湾,不过是95年后的事情,以前一个世代十五年,现在每年都有变化,长期观察下来,对于设计产业的帮助有四项帮助:

 


一 是一键网联天下,各项学习神器、知名公司的作品,立现!


二 是加速策略整合,与国际品牌顾问、设计公司串联快速,可立即反应市场趋势与布局。


三 是加速模仿进程,资料搜寻快速,在网路之前,所有的设计资料仍仰赖进口书商,在资讯不透明的情况之下,书商获利颇丰,在现在,搜寻设计资源与产业趋势与案例已不是问题,GOOGLE搜寻、百度搜巡分类清楚,加上AMAZON.COM轻松一点,一周之内宅配到家,找资料还有什么困难的?


四 是降低沟通成本,节省资源,设计师可以更专注在设计风格上,免去过多的舟车劳顿,但事实上,反倒在培养客户上更需要更多的对话。

 

因此,在众多便利的软硬体与资讯变化的加速之下,2010年后创业的设计天神们,如何在服务上有差异化?能够为自己带来不同的信众膜拜?如何威名远播?这又是另一项课题了。

相关热词搜索:台湾 视角 心得

上一篇:相聚海宁,共话塑料软包装发展前景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