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两大火腿肠巨头双汇和金锣因包装抄袭门事件吵得不可开交并闹上法庭。
今年5月,因认为金锣的两款火腿肠在包装、装潢上涉嫌仿冒自己的产品,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将大庆金锣文瑞食品有限公司起诉到法院,要求停止侵权并索赔经济损失。
7月26日,哈尔滨中级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据业内各界反应,二者之间有关包装抄袭一说由来已久,双汇生产推出Q趣、台式烤香肠、香脆肠、弹脆等新品类后,金锣马上便会跟进推出相应的Q香、台式小烤肠、脆脆肠或是弹劲等。
金锣被双汇告上法庭
今年5月,黑龙江省内部分市县超市所售的金锣旗下的“新马克王”火腿肠和“波罗米亚”火腿肠被责令下架。据工商局工作人员透露,金锣火腿肠被当地工商部门责令下架的原因,是因为这两款产品涉嫌包装抄袭。
为此,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将大庆金锣文瑞食品有限公司起诉到哈尔滨市中级法院。当时双汇法务部表示,“双汇此次的诉讼请求,一是要求金锣公司立刻停止使用与涉案产品近似的包装、装潢、产品名称,并停止销售涉案侵权产品,第二要求金锣登报道歉,除此之外,保留追究金锣公司经济损失赔偿的权利。”
按照双汇的说法,2016年双汇的工作人员就已经在市场上发现了金锣的两款火腿肠在包装、装潢上涉嫌仿冒问题。
一位销售多个品牌火腿肠的经销商也表示,双汇的“马可波罗”火腿肠进入市场的时间已经很久,要比金锣的“新马克王”和“波罗米亚”两个产品早10多年时间上市。
据了解,早在1999年时,双汇便推出了“马可波罗”火腿肠。另据相关媒体报道,援引一份经公证处公证的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因为外包装高度相似,遮上字,1823位消费者中的九成人会把双汇的“马克波罗”火腿肠与金锣新出品的“新马克王”火腿肠和“波罗米亚”火腿肠看错搞混。
对于双汇的控诉,大庆金锣文瑞食品有限公司答辩称,该公司是临沂新程金锣制品集团的下级单位,经授权后对金锣商标及字号有使用权。
即使被控商品在名称、包装、装潢上与双汇产品相似相仿,也不构成侵权。
理由是两家公司的火腿肠虽然是同类商品,但市场上区分明显,没有造成混淆和误认,之所以容易区分,是因为两家企业都是知名企业,商品都是驰名商标,“而消费者购买商品时肯定会先放眼于字号、商标上。”
双汇法务副总裁杨冠华表示,开庭当天,金锣的律师去得很晚,称还有证据尚准备不足,所以要等8月11日将证据完善后,法院才会对审判结果有明确意见。同时,杨冠华还透露,此前金锣所在政府临沂市政府也来过双汇调解此事,但最后双方所提的条件很难达成一致,只能走司法程序。
其实,无论是包装还是产品品类,双汇和金锣真正的竞争“战场”是一线终端市场。
按照双汇自己的说法,目前双汇在肉制品领域处于寡头地位,还没有能与它相匹配的重量级对手。以前的主要竞争对手雨润这两年一直在亏损。金锣一直在模仿双汇,但短期内很难对双汇形成威胁。其他如中粮肉食、众品、得利斯、龙大等体量都还很小。现在双汇的竞争对手主要并不是它的同行,而是来自它的上游,如温氏和牧原等,2015年和2016年这两家都取得了较好的业绩,未来规模养殖场和规模屠宰厂在利润分配上会有激烈的争斗。
而金锣集团总裁郭维世在前不久举行的金锣经销商大会上则表示,金锣的熟制品业务实现10%增长。
观研网提供的市场数据显示,在本土与国际品牌共争市场的当今,我国火腿肠市场基本上呈现着本土品牌一花独放的状况,并且产品集中。双汇、金锣、雨润和汇通前4家企业生产的产品占市场份额的80%左右。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品牌是双汇,双汇在火腿肠市场上占据了近乎垄断的地位,67%消费者经常购买此品牌。
在业内看来,中国的肉类市场足够大,在市场营销和品牌打造等方面,无论双汇还是金锣,要做的事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