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6日,由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举办的“2017趋势谈”活动在中国职工之家盛大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了24位企业代表、行业专家,围绕八大板块议题,对2017年印刷行业的发展趋势发表了各自的思考与观点。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水平的提升,数字印刷发展势头迅猛,传统印刷企业向数字化转型也渐成趋势。那么,企业该如何转?转型之后又该如何经营呢?

EFI大中华区总裁王兵
印刷人在谈及数字印刷时,总喜欢用到“印刷”这个词,但实际上,数字印刷在离开了传统的纸张印刷以外,应用空间是非常广泛的。
从事印刷行业多年,我一直以为数字印刷最大的应用市场是纸质印刷,但离开了印刷行业才发现,包括陶瓷和墙纸在内的建材市场才是数字印刷最大的应用市场,其次是纺织和印染。
对此,希望印刷企业在进入数字印刷市场后,不要以为纸张是数字印刷的“唯一”承印物。要扩宽眼界,着眼于印刷的相关行业,而这个过程恰是一个从红海到蓝海的过程。
另外,进入新行业的印刷企业,不要将自己局限于一个窄小的固定范围之内。众所周知,技术是可以购买的,人也是可以招聘的,但是企业要发展,仅仅依靠这些是不够的,在目前的市场大环境下,资本是企业发展的利器。据悉,印刷行业的资本投资是广告行业的五倍到十倍,印刷企业购买一台印刷机,通常要投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但是印刷企业老板却缺少广告行业老板的魄力,对带领企业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往往心存顾虑。

奇良海德印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柏琦
奇良海德作为一家专业的商务印刷企业,从十年前开始尝试数字印刷。尽管这十年来,奇良海德数字印刷的业务量增长不快,但每年仍会稳步增长。这十年,最大的感受是数字印刷是传统商务印刷企业的有力补充,是日常印刷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决定购买数字印刷机之前,奇良海德对市场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考察,但都无果,最终决定先买回来再“考察”。作为一家传统印刷企业,奇良海德的经济实力、印刷质量、服务能力好于很多快印店,但“等待”是最可怕的敌人,机遇转瞬即逝,因此我们“没有准备”地迈出了第一步。
很多印刷人都有一个疑问,数字印刷机购买后多久能够盈利?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题。很多书刊印刷企业,在给出版社提交数字印刷样本时,会感受到数字印刷带来的便捷性。而且,在日常的生产实践中,一旦数字印刷机出现故障,活件短时间内无法完成时,业务员会非常着急,这也从侧面体现出数字印刷在印刷领域的重要性。而这些因素也不能简单的用数字进行加减,应该说,数字印刷带给企业的是一个希望,是一种综合的盈利能力。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黎雪
数字印刷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是其“进化”的过程。互联网会“进化”吗?回答是肯定的。从PC端到移动端,再到现在的物联网,这就是一个“进化”的过程。
PC设备是静止的,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移动设备解决了效率问题,可以实现非常高效的对接;而物联网更加便捷,它可以使人们通过手机购买的货物直接由无人机送到家里成为现实。
在互联网“进化”的大框架下,电子商务也发生了“进化”,从B2B到B2C,最后到C2F,即从客户到工厂。其实,印刷人最需要关注的是媒体变化。人们总以为电视媒体会取代广播媒体,可是由于很多司机无法看电视,导致广播一直存在。当然,不能认为广播媒体可以高枕无忧,无人驾驶技术、VR技术等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印刷行业可以说是一种古典媒体,古典媒体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印刷人不能认为新媒体的诞生,会促使古典媒体消亡,新媒体的诞生只会推动古典媒体取得更大的进步。
近几年,江苏凤凰不断地在思考数字印刷盈利的问题,为此还组织了一批专家编写书稿——《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印刷》。关于数字印刷如何盈利,我们认为,企业首先要建立属于自身独有的盈利模式,目前市场主要的盈利模式有四种:
第一,以内容生产为主的盈利模式;
第二,设计、生产、加工个性化产品;
第三,对传统印刷进行补充,活件数量大时选用传统印刷方式,数量少时选用数字印刷方式;
第四,进行全产业链整合。企业的发展,盈利模式非常重要,有了好的盈利模式,企业才能有长足的发展,才能谈真正的盈利。
小编寄语:对于传统印刷来说,数字印刷与其说是取代,不如说是一种补充,它给印刷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在特有的绿色环保、创新个性的领域内不断发展壮大,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同时,对整个印刷市场也是完美的补充,并将助力和完善整个印刷业,引领印刷市场稳步发展。传统企业如何引入?如何创造盈利模式,还是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结构调整与发展情况来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