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

更多>>
首页 > 包装资讯 > 国内 > 企业信息化不是花钱能解决的事

企业信息化不是花钱能解决的事
2016-03-24 17:09:08   作者:o   来源:包装e线   评论:0 点击:

背景介绍

 

智慧印刷浙江点阵印刷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于2009年,是一家提供印刷全流程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商。智慧印刷管理系统是点阵公司原创开发,可以帮助印刷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生产自动化、业务网络化和制程标准化,而且“四化深度融化、O2O重度垂直”。在互联网+和工业4.0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契合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中国印刷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技术动力。

 

国内企业信息化,花了多少冤枉钱?

贵公司有没有进行信息化(IT化)?

估计绝大多数企业都会给予肯定的回答。
具体进行了哪些信息化(IT化)?

多数企业会说,我们导入了xx家的ERP,我们导入xx家的OA办公软件。除此之外,我们还从许多专业公司那里购买了各式各样的应用软件,比如财务管理软件、人资管理软件、设备管理软件、研发管理软件、客户订单管理软件、客户投诉管理软件和模具管理软件等。还有,我们IT部门还根据各部门需求开发了更多与业务相关的小应用软件。

至此,人们可能认为,国内企业信息化做得不错呀,该有的都有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的信息化水平到底处在什么水平?我们不妨接着往下问。
你们花大价钱买的ERP软件使用情况怎么样?

绝大多数企业都会回答,零部件仓库、成品仓库数据管理功能已经用起来了,而且实现了与财务数据的对接,只是生产计划部分没有用起来。
你们使用OA办公软件,除了沟通用邮箱和流程审批功能之外,还拿来做什么用途?

绝大多数企业会回答,办公软件就是为了办公嘛,能用好邮箱和无纸化办公(流程审批)就不错了,而且我们已经把公司的纸质标准都搬到电脑上了。

其他职能部门或购买或内部开发的应用软件用得怎么样?

往往收到的回答是,用得不错,再也不用手工进行数据统计了,而且统计效率大大提高。

针对这样一些问题,读者朋友也可以简单作答,看一看自己公司的信息化是什么情况,估计也是大同小异。基于以上回答,即便是看似管理信息化做得不错的企业,只要我们从管理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出发进行评判的话,我们发现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很严重。根据从企业现场反馈的情况,我们对国内企业的信息化有一个基本估计,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花去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但信息化依然停留在十分初级的水平上,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效率低下。

具体不足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高价买来了ERP,却不能用好“计划功能”,这是绝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而且这个问题竟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人们往往对“计划功能没有用起来”过于轻描淡写。要知道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原本就是“企业资源计划”的意思,缺了计划功能的ERP还是ERP吗?如果只是把库存数据算清楚了,这样的ERP价值几何呢?市场上免费都可以获得了,如果不信,建议企业高管不妨到“百度”问一下,就知道笔者所言不虚。

可见,我们花天价买了一个没有生产计划、物料采购计划以及物料入出库计划和指令功能的ERP,充其量就是花钱买了个“金质大算盘”。更坏的情况是,就连仓库的数据都没有算清楚。

关于OA办公软件,我们可以把企业的运用水平分为这样三个等级。初级水平,只使用邮箱系统作为日常工作沟通工具;中级水平,还能够把日常工作中的相关标准和业务审批流管起来;高级水平,能够更进一步地把员工的智慧管起来,也就是说能够把员工的智慧(工作经验、工作窍门等)挖掘、累积和活用起来。以此标准进行衡量的话,估计90%甚至更多企业依然处于低级水平,10%不到的企业可以达到中级水平,那么能够达到高级水平的企业少之又少。因此,许多企业只用了邮箱软件,更有些企业就连邮箱系统都没有用好,就说自己实现了办公OA化了,是不正确的。

其他由各职能部门购买或委托IT部门开发的应用软件的情况又如何呢?根据我们的了解,在绝大多数企业里,这些名目繁多的软件基本上都有一个功能目标指向,那就是“数据统计”。人们以为实现了管理数据统计的IT化就是管理信息化,这真是辱没了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有一天,笔者听说某公司销售部门用了一个订单管理软件,遂有了下面这样一段对话。

问:用订单管理软件是做什么用的?
答:是用来记录、统计和管理订单用的,以前这项工作是手工做的,很麻烦。

问:用上订单管理软件后,有哪些好处?
答:以前,订单信息都在业务员手上,管理者不清楚,而且手工处理,经常出现订单遗漏,数量统计错误等。现在这些问题都解决了,订单记录、统计和管理工作方便快捷,做到心里有数。

问:对订单的交付有没有进行管理,如果订单交付可能延迟有没有报警?
答:没有,订单交付管理是生产和计划部门的事情,和我们没有关系。

问:如果订单不能及时交付的话,谁最痛苦?
答:那当然是我们销售部门了……

话已至此,他知道我要说的意思,然后若有所思。也就是说,销售部门的订单管理软件是用来完成统计工作的,而对订单的交付这个最根本目的却没有理会。循着同样的思路,我们可以知道,模具管理软件主要是模具登记和数量管理用的,至于该什么时候点检保养、精度保障窍门以及生命周期管理等却没有理会。只要你愿意继续追问下去,绝大多数应用小软件大都如此。


企业信息化之所以没有做好,花了大量冤枉钱,其根本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企业高层对IT职能以及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并错误地以为IT仅仅是一门技术和工具,只要找到懂IT的技术人才,再进行充分的授权就可以了。更要命的是,企业领导在信息化过程中的参与严重不足,有些企业领导连电脑终端都不碰,对信息化效果不闻不问,以为只要投钱就算是支持了。结果是,IT部门成了独立王国,公司内部的软硬件系统成了不折不扣的黑箱(Black Box),谁也看不懂,谁也碰不得。

其次
通常的情况是,懂IT的人不懂管理,懂管理的人不懂IT。在一些跨国企业里,IT职能往往归属于PMC部门,因为PMC是一个涉及面最广而且人才济济的管理部门,以这个部门管理者的思维统领IT部门往往可以弥补IT人才管理素养不足的问题。而在大多数国内企业里,IT部门要么独立存在,要么归属于行政、财务等部门。让一批完全没有管理素养的IT人才搞管理信息化,又没有授权懂管理的管理者给予指引,信息化建设效果大打折扣是肯定的。

第三
信息化工作缺乏先进管理理念指引,造成软件功能不能指向管理本质,信息化的功效大打折扣。比如,我们不懂得计划功能之于ERP的重要意义,在导入ERP的时候追求大而全,最后的结果是收获了一个没有灵魂和价值的庞大系统,看上去什么都有,唯独不能实现计划功能。又比如,我们不懂信息一元化的重要意义,任由企业内各部门购买各自的应用系统,其结果是因为软件平台不同,数据不能共享互通,形成大量信息孤岛,管理效率低下。再比如,我们要求IT部门根据各部门业务需要进行定制开发,其结果是低水平迎合部门需求,做出来的软件系统远离信息化初衷。

结论是,要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任重道远,需要企业高层认真反思,并以正确的管理理念为指导,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以便最终实现管理的智慧化和智能化

相关热词搜索:企业

上一篇:看谁说:没有胆量就不要去创业【 包装e线转载】
下一篇:你知道吗、普通人该如何应对经济下行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