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照相凹版油墨概述
照相凹版油墨的粘度比较小,又较稀薄,在储存和静置过程中,由于其中固体成分的重力关系,总是要发生下沉现象的。从未搅动的油墨桶的上层倒出的墨,粘度可能低,颜色浓度和遮盖力可能差一些;从其下层取出的墨,粘度就会大一些,颜料对成膜物的比例也会高一些,粘附力将会差一些。所以,使用前对桶中的油墨要充分搅拌,这一点是不应忽视的, 也是不能不强调的。 首先,为了求得均匀一致,颜色前后一样,粘度前后无悬殊的差别和良好的流动性、使用性,要求在使用前,用清洁的木棒或金属棒,将其搅动。一般至少须搅动3~5 min,使其上下均匀一致,如油墨储存时间较久,则需要更长的搅动时间。为使下部沉积悬浮起来,还需比较大的力量。
其次,要查证所用油墨是不是和印刷对象的性质相符。因为目前凹版 (照相凹版)油墨大体分纸印油墨,塑料薄膜油墨等,不能将印纸用墨拿来印刷塑料薄膜产品。同时,印纸用油墨又有印一般纸用墨和糖果等食品包装纸墨;印塑料薄膜用油墨又有印聚乙烯薄膜的,印聚丙烯薄膜的,印聚氯乙烯的和供复合印刷的等等。须分辨清楚。
在查证类型的同时,还有一个调节粘度、干性所用溶剂的问题。制作照相凹版油墨时,根据树脂的可溶解性以及防毒害方面的要求所用溶剂是不同的。如果是苯类型溶剂就可以用甲苯、二甲苯;若是汽油型的,则可以用特定沸程的汽油;如果是水溶性的则可以用无离子水;若是醇型的则可用乙醇、丁醇、醋酸乙酯等,如印塑料薄膜的油墨,若是苯醇混合溶剂型,则可用二甲苯,异丙醇或酯类;还有酮酯型的,则可用甲乙酮,醋酸丁酯等。只有具有和油墨性质相一致的溶剂,才能进行合意的调整。而且要检查油墨的颜色、粘度、干性等质量指标,是否适合印刷机的要求,是否符合印刷图案的要求。否则,须调节和调配。
再次,由于这类油墨的极易挥发性,使用中要对容器及时加盖密封,以防损失和干结。
由于印刷机上采用刮刀除墨,特别要防止杂物混入或有干固结块物, 否则,将使刮刀受损、印刷难以顺利行。由于这类油墨含大量溶剂(特别是苯类、酮类等)有毒且可燃,因此,储存时应有通风、防爆的设施,并避免过冷过热的环境,更要有防火的严格措施。不能日晒、雨淋、进水使包装生锈,造成损失。对于剩余墨的管理尤为重要,因为油墨中含沸点不同的溶剂,尤其是低沸点溶剂,在印刷中,在剩墨存放中不停地挥发,溶剂混合平衡破坏,造成干结,性质恶化, 甚至空气中的水分也要被极度凉下来的溶剂汽带入墨中,静电也可将周围的灰尘吸附进油墨。经过使用,所剩油墨粘度已经很低了,容易分离、 沉淀、结块,这样将会给使用造成许多故障。因此,注意剩墨密闭,做好标记,保存在阴凉处,使用时过滤、搅拌就很有必要。这一点人们不大注意, 实际上,大部分故障与此有关。
照相凹版印刷中出现的问题,和胶印、凸版印刷中一样,不外以下三种原因。一是油墨本身所引起的,二是印刷机部件(含版)和印刷对象的状况所引起的,三是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操作技术水平高低所引起的。这三方面决定了印刷作业成功或失败,顺利或曲折。所以,当问题发生时,必须从这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溶剂型油墨来讲,在分析条件变化时,要考虑机械、材料,尤其是要注意气候的变化,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热量等,因为是靠溶剂挥发性干燥的油墨。做到弄清情况、确定原因、采取对策。本文的内容,大部分也适用橡皮凸版油墨使用中参考。
二、凹版油墨在印刷中的故障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1.糊版(埋版、堵版)
故障现象:印品图文或小字印不出来,甚至于印品上有一层墨迹,而图案模糊。
原因:①油墨干燥速度太快,使油墨干结在网纹网穴内。或者图案网穴早被干结块堵住,新墨上去不能完全复溶,成大面积堆在印品上,涂花图案文字;印刷机速度太慢,刮刀除去非图纹部分油墨后,在到达压印点前,墨已成干固态不转移。凹印网穴中的墨一般转移率为 1/ 2,也就是说还有 1/ 2留在印版上,油墨粘度大,干得快,即使辊筒再复入墨斗中,也很难全部溶解,这样反复多次,油墨转移率下降,最终变成堵版。②印版腐蚀得太残或网点不清晰。凹版是腐蚀铜面后经镀铬抛光而得的。腐蚀达不到要求,深度不够,网穴孔内壁不光滑,呈毛茸茸状态,镀铬又厚,铬块已填满网穴,抛光不好发生毛刺, 都可以促使墨层很快干固,造成堵版。油墨因保管不好而结皮,印刷中的纸块,塑料屑以及周围尘埃因静电吸附入墨中,或直接落在印版网穴中,也能造成糊版;印刷过程中停机,残留在版面上的皮膜尚未及时清理,逐渐堆积,将网点糊住;油墨流动性不良,不同种、不相溶的墨掺入,溶剂误用,油墨中真溶剂数量少了,造成复溶性差,粘度又大,不易将非图纹部分刮净,特别是网点边缘残留干结,不断扩展,清洗不及时,致使网点被埋住。
解决办法:主要是根据机器速度,即刮刀刮墨后在印压点所经历的时间,使用溶剂调节其干燥速度,尽量减缓干燥速度。按下列时间考虑。
高速单元式轮转凹印机:0.02~0.1s
中、低速轮转凹印机:0.04~0.15s
高速单张平台凹印机:0.1~0.2s
低速单张凹印机:0.5~0.6s
油墨中可调入挥发较慢的溶剂, 如沸点在120~150℃的、蒸发潜热较大的溶剂;当油墨干燥速度较快时,可适当提高印刷速度。使刮除非图文部分墨后,趁网点中的墨流变尚好尚未干时即行压印;检查版子腐蚀、镀铬、抛光的质量是否合适。一般情况下,在其他条件都认为合适的情况下,发生糊版,擦洗一次后,如果不久又发生糊版,并从图文上可以看到层次不协调,则可认定为印版所造成,这时,要重新制版;检查吹风、加热装置,是否因方向变动,吹到了版面上。若是则要立即纠正;对墨中混入的渣子、版上的异物要及时清除,对有循环泵的印刷设置,可在出口置120目的钢丝网过滤之;油墨粘度应根据速度愈快、需要粘度愈低的原则,进行调整。但也要防止矫枉过正。一般凹印油墨粘度掌握在19~ 25s/25℃(4号粘度杯)范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