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

更多>>
首页 > 包装服务 > 技术支持 > 包装技术 > 加工制作 > 树立十种意识 推动我国包装业快速发展

树立十种意识 推动我国包装业快速发展
2012-12-01 09:10:07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包装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近年来开发研制的具有相当数量的各种新型包装技术、包装设备、包装机械、包装材料包装产品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一举改变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的那种“一等产品、二等价格、三等包装”的落后面貌。
  我国加入WTO后,就我国整体包装业而言,同样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也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这就需要我们各包装行业的领导者和广大员工仍然应牢固树立十种意识,进而更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国包装业快速、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继续探索并在新的世纪走出一条适应国际经济大环境的新路子。
  一、政策意识
  回顾我国包装业的历史可以说有不少包装企业是在过去那种条件极为简朴的小作坊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基础较差,底子较薄,有的先天不足,其产品质量低下。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包装业的快速有序发展,我国采取了一些市场调整措施,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各级地方政府结合各自实际,也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法规的制定,从而有效地为我国包装业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起到了一种定向保护、促进与规范企业行为的作用,具有其历史性的意义。但是有些政策和法规,又有些一定的指导范围和时空性。我国加入WTO后,随着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的新格局和全球呼唤“绿色”保护生态环境之声的日益高涨,我国还将对包装行业制定一些新的相应政策和法规。毛泽东同志曾有这么一句名言:“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因此,我们包装行业一定要树立牢固的政策观念,严格执行好国家现行的相关政策,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方向的总前提下,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用好、用足、用活国家和地方给予的各项优惠扶植政策,以充分发挥政策的威力来推动我们包装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二、科技意识
  邓小平同志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以说科技又是现代产业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是改变包装行业落后面貌的关键之所在,是调整产业与产品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包装企业领导者和劳动者素质的必要条件,同时还是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保证。应当看到,我国各地区的高科技园内均建立了不少高新包装企业,其产品的科技含量较高,有的可居世界领先水平。这些高科技包装产品不仅在我们国内占据了较为稳固的市场地位,而且还为我国的出口商品占领国际大市场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还要看到,我们现在仍有相当一部分包装企业设备较陈旧、技术较落后、故有的包装产品质量仍较差。其问题的症结就是在于这些企业的科技意识不强。要彻底扭转这一被动落后局面,就要坚决把科技进步置于自身企业发展的主导地位,注意加强同相关科研院所的紧密联合,把主要精力放在科技攻关上,尤其要十分注意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科研成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使之尽快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形成生产力。此外,还要注意决策的科学化,企业的一切重大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三思而后行,切不可盲目蛮干、鲁莽从事,以防止和避免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总之,只要我们包装行业不断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科技意识,以科技振兴包装业,就能实现我们包装业产品的优质、低耗、精品种、高效益。
  三、信息意识
  信息在当今世界已被视为三大资源之一。掌握信息资源,对于我们包装业来说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进入新的世纪、新的千年后,社会发展的节奏在不断加快,各种信息量在不断加大,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而从商品经济的角度讲,这就要求我们包装行业要随时注意把握国际国内大市场的消费动向、供销需求动向、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序与科学决策管理动向、先进生产设备的更新动向、以及包装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动向等等,然后依据这些信息,结合各自的实际研究决策,使本企业不断适应市场和赢得市场。
  四、人才意识
  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使科技与生产的关系愈益密切的今天,尤其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作为科技知识载体的科技人才,是我们包装行业广大职工队伍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尊重与依靠他们,才能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更充分的发挥。因此,我们各包装企业都要善于培养和使用人才,要舍得花力量,花本钱。各包装企业内部还可以搞些经常性的技术培训、技术比武、技术竞赛和技术考核,建立技术人才档案,把技术进步作为企业职工考核评定职称和晋升职务、晋升工资的重要依据。同时还要用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必要的物质鼓励相结合的手段来吸引人才,稳住人才,避免人才外流。这样,我们的包装企业就一定能够得以不断发展。
  五、竞争意识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固有特征。实践证明,不竞争,旧的格局难以打破,新的格局难以建立,只有竞争才能充满生机,抓住机遇赢得发展。随着我国经济逐步与世界经济的接轨,因而各种竞争将更趋激烈和更趋多元化、全方位。也就是说,全球性的商品竞争已再不单是传统式的“数量、价格、质量、品种”方面的竞争,而且还涵盖服务、管理、科技含量、信息、环保、款式、外观等诸方面的竞争。因此,我国各包装企业相互间不仅要敢于竞争,而且要勇于冲出国门,走向世界,要敢于同国际包装业竞争,要树立敢于在国际包装大舞台上创一流、争第一的思想,要有独占鳌头的勇气。只有这样,我国包装业才能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其前景才会更加美好。
  六、群体意识
  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只有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才能真正把经济搞上去。我认为群体意识包含两层含义:一个是企业领导班子的群体意识。就是说企业的领导班子要成为团结、奋发、开拓、进取的模范,在企业的各方面发挥表率作用。特别是企业的厂长(经理)与党委(支部)书记要处理好相互间的关系。厂长(经理)是企业的法人代表,在生产经营上起全权指挥的作用;书记代表党的基层组织,在企业发挥政治核心领导作用。厂长(经理)与书记要密切配合,团结一心,带领一班人,为着本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二是职工的群体意识。企业是职工之家,是职工生产与生活的基本保障之所在,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因此,企业要经常加强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增强每个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树立“企业与我共兴衰”的思想。这就是说,每个职工都要关心自己的企业,爱护自己的企业,民主管理好自己的企业,树立“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责任感,切实培养和建立良好的企业精神。
  七、管理意识
  每一个企业内部都包含着许多繁杂的子系统,这就要靠强有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来把这种繁杂的子系统关系理顺与管好。主要的是要强化各种基础管理、产品质量管理、机器设备管理、标准化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环保管理以及对人的行为与思想管理等等,不加强这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就会一盘散沙,难以形成企业整体的战斗力。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除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有关规定与标准外,由于我国已加入WTO,与国际经贸往来将更加频繁,因此,还要严格执行国际相关标准和法规。同时,还要依据各自企业的特点,建立好各种岗位责任制,强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从而使企业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规章制度化、行为规范化、产品标准化、操作程序化、劳动自觉化。
  八、市场意识
  增强市场意识是搞好企业的根本出路之所在。我们现在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我们的各包装企业一定要面向市场,不仅要面向国内市场,而且要面向国际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市场能容纳多少就生产多少。具体说,就是要把市场需要作为企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随时注意市场调查,时刻把两眼盯在市场上,否则,不搞好市场调查,两眼不盯住市场,势必生产的东西越多,产品的积压也就越多,资金周转也就越慢,包袱也会越背越重,路子会越走越窄,企业将缺乏生机与活力。而市场意识的核心是企业的经济效益,效益是企业存在之本。企业效益反映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经济效益。即每一个企业都要讲经济核算,降低成本,减少消耗,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加速资金周转。也就是说,我们的包装工业要实现从速度型向效益型的转变。如果我们的包装企业生产消耗高、产品质量差、原材料浪费大、资金周转慢、劳动生产效率低、企业亏损严重,就要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查找原因,直到查出问题的症结之所在,并对症下药。一经找准问题的突破口,就要紧紧抓住不放,下苦功夫、花大力气认真地加以解决,直到扭亏为盈。另一个是社会效益。即我们包装工业的任何一种产品绝不能搞以假乱真、以劣充优、欺骗消费者。否则,就会丧失企业的信誉、毁掉企业的牌子,造成不良后果,危及企业存亡。在讲求企业效益的同时,还不可忽视发扬我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决不能一边争创效益,一边铺张浪费,必须提倡树立既开源又节流,勤俭办好一切事业的精神,以保持我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

 

相关热词搜索:树立 十种 意识

上一篇:瓦楞纸箱彩色阶调直接柔印质量控制要素分析
下一篇:加强我国产品包装标识的标准化(上)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