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

更多>>
首页 > 包装服务 > 技术支持 > 包装技术 > 加工制作 > 我国印机制造行业概况

我国印机制造行业概况
2012-11-23 14:48:11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一、印机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目前,我国拥有各种规模的印机制造企业数以百计。据统计,1999年国内69家主要的印刷机械 生产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9.4亿元,较1998年同比增长4.4%;实现销售收入27.7亿元,同比增长 5.1%;实现利税4亿元,同比增长3.3%;利润总额完成2亿元,同比增长1.8%。工业销售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比1998年下降3.4%和2.7%。这其中,23家骨干印机生产企业仍居主导地位,工业总产值占全行业的70%, 工业销售产值占71.7%,产品销售收入占73.8%,利润总额占83.7%。
   1999年度,印机制造行业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名列前茅的企业包括威海滨田印刷机械有限公司、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景德镇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威海印刷机械有限公司、北人印刷机械股 份有限公司、上海亚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上海高斯印刷设备有限公司、重庆第二印刷机械厂、上海申威达机械有限公司、温州印刷机械厂、营口冠华胶印机有限公司、河北包装印刷机械厂、河南舞阳印机有限公司等;北人集团、上海高斯印刷设备有限公司、景德镇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上海申威达机械有限公司、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江苏昌升集团公司、上海亚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陕西印刷机器厂、营口冠华胶印机有限公司、河南舞阳印机有限公司等企业产值达到1亿元。与此同时,69家主要企业中也有23家亏损,占33.3%,亏损总额为6832.1万元;23家骨干企业中,4家亏损,占17.4%,亏损总额3512万元。
  1999年,全国共生产单张纸胶印机10878台,较1998年同比增长5.9%。其中,全张幅面的38台, 同比下降36.7%;对开幅面的2812台,同比下降22.1%;4开幅面的2227台,同比增长42.6%;8开幅面的5801台,同比增长15.1%。1999年,卷筒纸胶印机生产226台,同比增长9.65%。
  从以上的统计数字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国产印机产品的生产、销售呈增长的趋势。另据有关统计,同期进口设备的数量也有较大增加,这表明国内印刷机械市场正处在增长阶段。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近年国内印机企业的增长势头有所减缓。1998年,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印刷设备中,国产印机约占47.4%,到1999年下降为34.3%。若考虑到设备进口统计不全等因素,目前国内正在使用的印刷设备中,国产印机只占约40%。
  2.印刷机械出口量下降。1999年,虽然小胶印机出口打破零的纪录,其它胶印机出口也略有增长,但凹印机、丝网印刷机的出口量合计却下降了27.4%。今后,国内的印机生产企业,特别是小胶印机生产企业和水平较高的印后加工设备生产企业,应该重点研究出口策略,重点解决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问题,为扩大出口创造条件。
  3.国内印机生产企业应在产品开发方面继续加大力度,重点开发中型印报机、各种幅面的多色胶 印机、高精度纸张凹印机、高速胶订联动线等。在无轴技术、无水胶印技术、CTP技术等新技术的研发 方面应加大投入。在企业自身研发力量不足时,印机生产企业应该加强横向联系,主动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进行联合开发。
  4.统计数据表明,印机行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处于前列的大多是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国有企业 的发展明显落后,部分企业已处在亏损的边缘。今年,国内印机生产企业的转制步伐加快,许多企业通过转制变成了民营企业或以民营成分为主的股份制企业。国有企业面对来自多方的压力,应加快改革步伐,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争取为我国印刷业发展再立新功。
  二、印刷机械企业的改革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方式已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变直接管理为 政策管理,并提出了“抓大放小”的原则。国家政策的改变,有利于印机生产企业进行所有制改造。许多印机生产企业通过各种形式的改造,建立健全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善了内部管理,增强了发展活力,从而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上海是我国主要的印刷机械生产基地。1999年3月,上海上菱电气集团出资2.8亿元收购了上海印刷包装机械总公司所属的上海高斯印刷设备有限公司、上海申威达机械有限公司、上海亚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上海第三印刷机械分公司、上海纸箱机械分公司、上海包装机械分公司等优质资产,组建了上海电气集团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并计划投资9877万元对其进行技术改造。1999年,上海电气集团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销售额达到7.3亿元,预计2O00年销售收入可达10亿元。通过近1年的良好运行,上海电气集团所属的紫光机械有限公司在印机制造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居印机行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第一位的企业。
 

相关热词搜索:我国 机制 行业

上一篇:胶印机技术状况、产品功能及市场应用介绍--之六
下一篇:丝网印刷中的油墨使用问题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