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暂存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更多>>

彩盒印刷企业的色彩管理技术
2012-06-15 14:56:57   来源:   评论:0 点击:

(ICC)制定了ICC规范,使色彩管理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得到了明确:作为中介的颜色空间是CIEXYZ或CIELab;描述设备颜色特性的文件格式就是ICC规定的格式;彩色匹配算法由厂商按照ICC规范自己完成。

    色彩管理的工作流程

    建立设备的色彩描述文件(Profile)是色彩管理的核心,描述文件中有每个设备的代表性的颜色特征,如色度特性化曲线、输出色色域特性曲线等,色彩管理系统利用这些颜色特征实现各设备色空间的匹配和转换。

    基于ICC的彩色图像复制的工作流程有多种,而且当图像作为一个独立的文件进行印刷或是作为页面文件中的一个对象存在时,色彩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也各不相同。根据输出设备特性文件应用时间的不同,可分为早期联编工作流程(Early-bindingworkflow)和推迟联编工作流程(Late-bindingworkflow)。前者尽可能早地把所有图像的色彩信息从源色彩空间转换为最终输出设备的色彩空间;后者则尽量把图像的色彩信息转换推迟到最终输出设备的色彩空间进行。

    色彩管理的原理

    进行色彩管理,必须遵循一系列的规定操作,才能实现预期效果。色彩管理在原理上分为3个步骤,简称为3C,即校准(Calibrationy)、特性化(Characterization)及转换(Conversion)。

    校准是为了保证色彩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对输入、显示、输出设备都要进行校准,以保证它们处于标准工作状态。对每一设备的校准,都应遵循3C原则。

    特性化就是将所有设备校正后的特性记录下来。为使每一种设备实现准确的色空间转换和匹配,必须对其进行特性化。对于输入设备、显示器和输出设备做出其色域特性化曲线,在此基础上,对照设备无关的色空间,做出其色彩描述文件。这些描述文件是从设备色空间向标准设备无关色空间(PCS)进行转换的桥梁。在对系统设备进行校准的基础上,利用设备描述文件,以标准的设备无关色空间为媒介,实现各设备色空间之间的转换。由于输出设备的色域要比原稿、扫描仪、显示器的色域窄,因此在色彩转换时需要用ICC协议中的方法对色域进行压缩。以下介绍3C实施的一些具体操作。

    输入校正:包括亮度、对比度、黑白场的校正。以扫描仪校正为例,当对扫描仪进行初始化归零后,对于同一份原稿,不论什么时候扫描,都应当获得相同的图像数据。

相关热词搜索:包装 印刷 色彩管理

上一篇:电脑技术在酒类防伪包装领域的应用
下一篇:做好企业的标志印前设计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