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历史往往是由“坏人”创造的,比如:半个“流氓”出身的刘邦、从小调皮捣蛋的曹操、逼父起事的李世民、没皮没脸的朱元璋等,因为只有“坏人”才敢起来变革。无数证据表明,“坏老板”领导团队的执行力远远胜过“好老板”。本文让你颠覆思维,告诉你为何要努力做个坏老板?
有人说坏老板更容易创造好的软包厂,因为“坏老板”有更坚强的神经,更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敢于打破常规的圈囿,突破习惯的桎梏和传统的束缚。商业竞争毕竟是一场“打硬球”的游戏,狭路相逢“坏”者胜,归根结底是“坏人”(硬汉)和“坏人”(硬汉)之间的竞争。
为什么要做个坏老板?
如果说严格是大爱
那纵容会又是什么?
事实上,企业家里的“坏”老板还有很多,他们有更坚强的神经,更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敢于打破常规的圈囿。
——任正非要求干部,5年之内不允许他们进行幼稚创新,顾问们说什么,即使认为不合理,也不允许动,至于结构性改动,那是10年之后的事;
——比尔▪盖茨和鲍尔默则常对完不成任务的员工骂粗话、对不能迅速领会他们意图的员工讽刺挖苦。
如果你不够成功,怪只怪你还不够“坏”
——“坏”是制度。
传统的中国社会讲究“情”,不讲数字,不讲制度,不尊重决策和决议的程序,往往以人情代之,模糊标准的边界。模糊的地带越大,企业的漏洞就越大。
——“坏”是执行。
软包厂老板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是无数个人都想当抬头看天的人,人人争当发动机,人人不当螺丝钉。软包厂老板的周围围绕着思想家,没有实干家,实干家也因做多错多而得不到公正的待遇。如果“坏”能带给企业执行力,每个人都想如何解决问题,不把时间浪费在问题的争论上,即使有错误也会很早被发现,被不扭曲的发现。
——“坏”是结果。
——软包厂的组织是怎样衰败的?怎样丧失盈利能力的?怎样人浮于事的?怎样失去效率的?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纸箱厂失去了对“结果”的执着和考核,企业一旦开始为未果寻找借口,开始原谅自己,也就丧失了一个生态自我优化和淘汰的机制和能力,系统的崩塌只是时间问题。
——“坏”是责任。
正因为对企业、对社会、对员工、对股东有着强烈的责任感,软包厂才能不计较个人毁誉,甘当坏人。坏是一种严厉,是一种高要求,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求的是什么?是对得起社会、股东、员工的契约,是对得起自我的要求,是让自己过了自己的这一关。不这么坏,就觉得没尽到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