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

更多>>
首页 > 学习园地 > 制作工艺 > 只做好一件事,耐蒸煮包装所有常见问题我能帮你决绝。

只做好一件事,耐蒸煮包装所有常见问题我能帮你决绝。
2016-12-29 10:53:12   作者:乐乐   来源:网络   评论:0 点击:

【看点】蒸煮食品的包装流程为制袋、装袋、抽真空、热封、检验、蒸煮加热灭菌、干燥冷却、打包。蒸煮加热灭菌是整个流程的核心工序,然而,由高分子材料——塑料制成的包装袋在受热后分子链运动加剧,材料物理性能易发生热衰减从而产生问题。

\

 

耐蒸煮包装袋常见问题

耐高温蒸煮食品是将食品包装后连同包装材料一起进行加热灭菌。为达到较高的物理性和良好的阻隔性,耐蒸煮包装由多种基材复合而成,常用材料有PA、PET、AL和CPP,常用结构有两层复合膜(如BOPA/CPP、PET/CPP)、三层复合膜(如PA/A L/CPP、PE T/PA/CPP)和四层复合膜(如PE T/ PA /A L/C PP)。

 

优质的耐高温蒸煮食品包装材料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良好的机械性能,强度高、柔软,能适应各种包装机械、制袋机、热合机的需要;

 

②良好的耐热性,在121℃温度下蒸煮40min,包装膜、袋尺寸稳定,不变形,不分层,热封处不开裂;

 

③具有较高的阻隔性,氧气透过量低于30cm3/m2.24h.23℃,RH50%,水蒸汽透过量低于5g/m2.24h.38℃.atm,RH90%;

 

④优秀的食品卫生性,不含对人有害的物质,经高温蒸煮后不会产生对人有害的物质,长期与食品接触,化学性能稳定,不会与食品中各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⑤良好的商品展示性,高度透明,表层可彩色印刷。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为蒸煮后包装袋起皱、破袋、漏气和蒸煮后异味:

包装袋起皱一般有3种表现形式,即包装基材出现横向或纵向或不规则性皱痕;各复合层出现皱裂,平整性差;包装基材收缩,收缩的复合层与其他复合层分离,呈条纹状。破袋则分为直接胀裂与起皱后破裂两种。

 

脱层是指包装材料各复合层相互分离的现象。轻微的脱层表现为包装受力部位呈现条纹状凸起,剥离强度降低,甚至可用手撕开,而严重时则在蒸煮后呈现包装复合层大面积分离。如出现脱层现象,则包装材料各复合层间物理性能的相互协同加强作用消失,物理性能、阻隔性能大幅下降,无法满足货架期的要求,往往会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

 

轻微漏气潜伏期较长,蒸煮时不易发觉,在产品流通存储期间产品真空度减小,包装出现明显空气时才会被发现,因此,该质量问题往往涉及产品较多,影响较大。出现漏气与蒸煮袋的热封不牢、耐穿刺性差有较大关系。

 

蒸煮后食品产生异味也是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蒸煮后出现的异味与包装材料的溶剂残留超标或材料选择不当有关。如采用PE膜作为120℃以上的高温蒸煮袋内封层,在高温下PE膜易出现臭味。因此,高温蒸煮袋的内层选择CPP材料为宜。

 

耐蒸煮包装物理性能检测方法

导致耐蒸煮包装质量问题的因素比较复杂,涉及到复合层原材料、胶粘剂、油墨、复合及制袋工艺控制、蒸煮工艺等多个方面。为确保包装质量及食品货架期,对包材进行耐蒸煮试验十分必要。

 

适用于耐蒸煮包装袋的国家标准为GB/T 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该标准参照JISZ 1707-1997《食品包装用塑料薄膜总则》而制定,代替了GB/T 10004-1998《耐蒸煮复合膜、袋》和GB/T 10005-1998《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膜、袋》。GB/T 10004-2008中规定了耐蒸煮包装膜及袋的各项物理性能及溶剂残留指标,并要求对耐蒸煮包装袋进行耐高温介质性测试,方法为将蒸煮袋中分别装入4%乙酸、1%硫化钠、5%氯化钠及植物油后排气封口,在121℃的高压蒸煮锅中加热加压40min,在压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冷却。然后对其外观、拉断力、伸长率、剥离力和热封强度进行检测,用下降率来评定,公式如下:

 

R=(A-B)/A×100

 

其中R为被检测项目的下降率(%),A为耐高温介质试验前被检测项目的平均值;B为耐高温介质试验后被检测项目的平均值。性能要求为“使用温度为80℃以上的产品经耐高温介质性试验后,应无分层、破损、袋内、外无明显变形,剥离力、拉断力、断裂标称应变和热合强度下降率应≤30%”。(文章来源:加工与包装;作者单位:郝文静 周伟芳 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相关热词搜索:常见问题

上一篇:我教你12大招教软包厂轻松拿到货款,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