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

更多>>
首页 > 学习园地 > 制作工艺 > 专色剩墨怎么破?教你如何计算胶印专色油墨用量

专色剩墨怎么破?教你如何计算胶印专色油墨用量
2017-07-02 21:41:33   作者:xx   来源:网络   评论:0 点击:

如何确定印刷中的油墨使用量,首先必须分析影响墨量的各种因素

 

\

 

 

这里考虑的情况是胶印方式、印刷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油墨耗用量。印刷环境中的有些要素,如印刷速度、印刷压力、承印物状态等,可以认为是在能印出合格印刷品的范围内的合理变动。对如何获得这些影响因素的具体数据逐个简要分析如下。

 

 

数字图像处理法。此方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 对给定区域的原稿图像进行图文输入数字化采集并存储;

② 对采集的原稿信息进行处理;

③ 输出运算结果,即输出加和值,该值就是实际需要印刷的网点面积。

 

这种方法可以在VC 环境下编程实现。

 

网点百分比计算公式。即尤尔•尼尔森(Yule-Nielsen)公式。

 

该法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网点区域需规则、公式中n值不易精确确定等,因此总的效果不算理想。

 

另一种是现今有些印刷厂已经在用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将待印刷图案复印在复写纸上并称重,同时剪切一块10cm×10cm的同样的复写纸方块并称重,即可依下式计算出图文面积:

 

图文面积(cm2)=(100×图案重量)/方块重量。

 

但该法的缺点是如果图案太复杂,则不易完整剪切,同时过多的人为操作使不可控制因素增多,误差产生的几率增大,从而影响精度。

 

 

可以用两种方法测量墨层厚度:

 

一种是比较常见的测重法,即比较一块承印物片材上墨层前后的重量差,再除以墨块面积便得到墨层厚度值。

 

该法简单易行,但影响因素多,精确度不够,只可用于验证性质的测量。

 

另一种是密度差法,通过比较实地与空白承印物片材的密度差,再结合试验油墨本身的特性,依据密度差与墨层厚度的关系公式:

 

d=ds(1-e-kf)

 

式中,d为测试区域密度,ds为实地密度,k为与纸张特性有关的一个常数,f为测试区域墨层厚度值,即可求出所需的墨层厚度值。

 

 

03

油墨比重

 

 

即油墨的密度,常用g/cm3为单位。此参数可利用油墨定性仪或展墨机计算,也有的油墨供应商可直接提供该参数。

 

 

04

印张数量

 

 

即需要印刷的印刷品总量,这是一个非常容易确定的参数。

 

 

05

承印物特性

 

 

若承印物只考虑纸张,大致可将其分为涂布纸非涂布纸两大类。它们是基于自身的油墨吸收性、表面平滑度和结构强度,从而影响印刷品的墨层厚度和网点增大值,并最终间接影响油墨使用量。

 

但这些因素对墨量的具体影响很难精确确定,适合做定性分析并给出有代表性或是实际意义的影响值,该值也可以附加于其他因素上给出。

 

 

06

印刷机械特性

 

 

关于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对墨量影响的分析,可参考承印物特性对墨量影响的分析。

 

机器的最少上墨量因不同品牌及型号的印刷机而不同,如果机器本身提供该数据最好,若没有则只能通过实验得到了。

 

 

07

油墨损耗率

 

 

一般的印刷过程中,除了部分油墨会损耗在滚筒上,还有些油墨会在试印时损耗掉,因此也要考虑该因素对整体用墨量的影响。该参数可以依据实际印刷情况做定量分析得到。

 

 

08

预存油墨

 

 

由于各种不可知因素的存在,一般印刷厂都会多配一些用到过的专色油墨,以便能剩下一点预存起来。该参数由印刷厂自己决定。

 

虽然后面四个影响因素的影响值都不能精确确定,对整体墨量的计算精度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再加上我们对其所做的详细分析,使得可能产生的误差局限在非常小的范围内。对总体墨量的影响力比较小。这种误差应该是印刷厂所能接受的。

 

现在假定我们已知上面各种影响因素的有关参数,就可以求得所需的专色油墨量。可以分两步求总墨量,

 

第一步,先得出一张印刷品的油墨用量,用下面的公式:

 

一张印刷品的油墨用量(g)=印刷面积×墨层厚度×油墨比重

 

第二步,求整个印刷订单的用墨量:

 

总墨量(g)=一张印刷品的油墨用量×油墨损耗率×印刷数量+印刷机的最少上墨量

 

如果整个过程是基于严格的实验验证及理论分析,那么可以相信所得的总墨量应该是在可以接受的精度范围内的。

 

实际上,承印物特性、印刷机械特性、油墨损耗率和预存油墨等影响因素都具有明显的个体性,各印刷厂在加工不同的印刷工作单时这些数据都有可能改变,所以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这些参数,还可设想将这四个因素一起折合成一个总体的影响因素,这样既简化了考虑的因素,也简化了算法,但具体可不可行还有待讨论和实际验证。

相关热词搜索:用量 油墨

上一篇:拥有它让你的印品质量更好,还能保障员工和设备的安全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