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

更多>>
首页 > 产品包装 > 礼品包装 > 产品残留和包装设计

产品残留和包装设计
2016-11-15 19:05:23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1.  产品残留问题的现状

A.产品残留在食品、化妆品等领域都有

B.法律法规目前没有标准的

C.残留不全是包装容器的问题

D.残留会引起消费者投诉

E.残留与内容物的料体粘度也有关系

F.正常残留应该有在10%左右吧(看不同的行业及产品)

 

 2. 实例讨论

A. 案例——新设计

\

1.  目前我们浴室里面用的洗发水,沐浴液,洗手液等都是瓶装的,用完后瓶子就扔掉了,颇为浪费。设计师Bang Ki Ryoul & Junga Kim从环保和成本角度出发,设计了这款浴室洗涤专用瓶套,由一个外壳,塑料管以及喷嘴组成,把瓶装改为袋装,使用异常方便。

2.  这类包装残留小,成本比真空瓶低很多

3.  你这个设计很有特色,是解决残留的好方法

 

B. 新开发的一款bb霜,软管+泵头的包装测试下来残留量很高有的达到15~20%,各位大咖有解吗?

1.这与软管软硬度,及喷头气密性有关。喷头使用过程中有气体回漏到软管了。

2.这种设计,理论的残留量,就会有10~15%20%左右也是可能的,设计时就应该考虑到。计较也没有明显的改善方法

3先从你目前的设计去改善,欢迎更强吸引力的泵,最佳化设计diptube,和瓶底底部接触,最大化吸料,测试到最后的时候,拍几下,再喷

 

C. 韩国某知名供应商的,真空泵头采用囊袋的结构,囊袋采用挤吹LDPE的,产品使用率达到95%以上,有经过测试验证的。

\

1.这个应该是一个很薄的吹瓶,放在瓶内,使用真空泵。

2. 现在这家供应商的瓶子,囊袋在国内开发五层挤吹的瓶子了,为了改善阻隔性。

 

D.法国某知名公司的产品,泵头可以适合水,乳液,霜 ,囊袋有单层PE,五层PE,还有铝箔袋 ,就是产品单价高。真空瓶结构,内胆采用软包装的铝箔袋的结构,产品使用率可以达到95%.以上。

 

E.在某知名企业开发的,私模,有专利的,喷头用防回退设计。

\

F.现实中,用吸管吸酸奶很难将酸奶吸干净的问题,常被大家忽略,而南理工学子们对其进行了设计改造,让酸奶喝带上了145°倾斜角。

\

 

南理工的学生设计,带145°倾斜角的酸奶盒,对酸奶盒做了微小改变,在盒子的一角设计了一个斜插口,发现还是145°最好,吸管插入后可以全方位吸干净盒里的酸奶,又能保证食品卫生。

 

 

3. 涉及的结构原理

 

A.        吸管泵是肯定不能用在软管上的,用软管的泵头,正常会用真空泵头的,不会有气体回的,真空泵不用吸管。

 

B.        软管泵应该在使用完,要将软管吸扁,才能降低残留量,这就需要真空泵,卡口或螺纹,都是可以的。螺纹的,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喷头容易松动漏气

 

C.        真空泵与非真空泵泵头设计有什么区别吗?能否详解一下?

简单点讲,真空泵与非真空泵,就是少了一个通气的孔!没有这个孔,就是真空泵,有就是非真空泵。这个孔是用来平衡瓶内外气压的。使用过程中平衡,停止使用时,关闭,保证泵头的密封性

 

D.        真空泵的特点就是:内容物不接触空气,残留量少。

E.         活塞结构,囊袋结构和共挤吹技术(Co-Ex),最成熟的是活塞结构,囊袋结构适用于对阻隔有高要求的应用,CoEx是一次解决两个问题,缺点是目前量产难度高,良品率低

 

F.         还是觉得硅胶阀的瓶子好,用多少挤多少挤出来的就回不到瓶子里了。但与今天的话题不符合。见过安利的沐浴露用过这个硅胶阀。但是硅胶阀可以用在软管上啊,有阻隔氧气,还有空气不回流管内,还可以提供使用率,减少残留。不需要软管用到最后,还使劲的挤啊挤的。

 

G.        软管口部用硅胶阀,这个结构也比较好,万通就有推了好多年了,缺点是太贵了。

 

4. 解决方案

 

A.       敞口容器与真空容器,对解决残留是很好的手段,但很多容器无法敞口,而且真空用不起。敞口容器外观设计要求比较高,很难有特色,真空容器价格就是关键。

 

B.        反复利用,或者用替换装,都算间接解决残留问题的方案。

 

C.        吸管尽可能向瓶边角处,在瓶内部的最低处,可以减少残留量。

 

D.       再灌装包装——补充装再灌装进去残留就被包含在新灌装的产品里面了

 

E.        料体太粘的时候,降低容器内壁表面的表面张力,解决残留的效果很好。

 

5.  未来趋势

 

A.       见过一种包装:瓶使用双层挤吹,两种材料,吹成型后,内瓶可以与外瓶分离。内瓶比较薄,使用真空加吸管的泵,不停使用后,内瓶越来越瘪,可以减少残留量。但是双层挤吹最主要的是,内层要薄。但正常设备是内瓶厚,外层薄。而我说的双层瓶,内层需要很薄。对设备需要做调整。且内层壁无法更换。(内外层的分离也是一个研究方向)

 

B.       见过一款真空瓶,按压按钮后出料后,按钮回弹时,泵嘴有封上的。那个我想想才是阻隔氧气的,但是一直在市场上未得到推广使用。

相关热词搜索:包装设计 产品

上一篇:详解2016年Pentawards大奖作品 哪些趋势值得关注?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