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

更多>>
首页 > 包装服务 > 技术支持 > 包装技术 > 印刷知识 > 浅谈印刷以及印前工艺的标准化进程(2)

浅谈印刷以及印前工艺的标准化进程(2)
2013-02-01 09:16:21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2 布鲁纳尔系统标准化进程表
    1968年
    欧洲油墨生产商根据颜色测量值定义了印刷三原色:青、品、黄,并标定了它们在色域中的位置。直到现在,这三原色还是通过颜料来定义的。新的比色图表包含了欧洲油墨生产商的欧洲比色图表,也弥补了直到现在仍在使用的标准比色图表和Kodak比色图表。人们从假设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传统印刷中用定义好的颜色在色域的位置、实地密度和纸张白,彩色复制的质量是可以控制的。新的比色图表使得生产者不再受制于确定的颜料禁锢,而这些颜料可能在价格和性能上是根本不同的。同年,费利克斯•布鲁纳尔(Felix Brunner)在位于米兰的Fontana & Bonomi照相制版公司开发出了他的第一代印刷控制条,并且在Winterthur股份公司印刷厂进行了第一次印刷。费利克斯•布鲁纳尔意识到,要控制印刷质量,光靠掌握印刷油墨在色域中的位置和实地密度是远远不够的。他进行了试印并确定印刷生产中网点扩大的浮动范围,而网点扩大是导致印刷结果发生偏差的主要原因。
    1969年
    费利克斯•布鲁纳尔开发了粗/细加网方式,快捷简便地运用密度差来计算网点扩大,而不再使用原来的对数公式。
    1970年
    在测量密度差的基础上建立布鲁纳尔系统的胶印标准;第一个印刷和打样的标准;1/10规则适用于涂料纸张,1/7规则适用于非涂料纸张。
    1972年
    通过印刷等级细致地划分色表来观察在印刷中颜色误差大小的视觉效果。他观察到颜色块的数量保持在很少的范围之内,而这些颜色块可以用"灰"来表示。从而认识到,印刷过程中,特别是在彩色印刷中技术上的偏差以及由彩色转换而来的灰度是可以看出来的。这就是灰平衡。
    1973年
    微型测量元素的开发,并获得专利。第一个成功地实现了这样的的建议:将含有精细线条的印版拷贝标准化。
    1975年
    将"灰显示屏"应用在整个印刷幅面上的欧洲胶印标准测试版,促使印刷者力求在整个印版范围之内达到相同的色彩平衡,并以此满足相同的印刷条件。
    1976年
    设计出用于分析印刷、打样和拷贝的特性曲线的Isokonturen图表,这些图表的特征进一步体现了网点在印刷和拷贝过程中的变化。它有如下优点:印刷和拷贝特性曲线自动靠齐到0轴上。这样两个重要工作步骤中总的特性曲线就可以直接看出来,并进行分析。借助于Isokonturen图表中的特性曲线,布鲁纳尔系统欧洲胶印标准的定义范围就可以扩大到所有的网点等级上,并进一步加以改善。可以用便携式的密度测量仪在布鲁纳尔测试梯尺上进行测量,从而可以大大加快使用扫描式的测量仪器扫描在布鲁纳尔测试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Zebra测试条的测量过程。
    同年,布鲁纳尔系统完成了第二代色表。这个色表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高精度和细致的等级划分。
    在20世纪70年代末布鲁纳尔欧洲胶印标准已经总结出以下影响参数:
    (1)带公差的单色的网点扩大(阶调值增加);
    (2)带公差的实地密度;
    (3)带公差的印刷特性曲线;
    (4)含有测微元素、细小网点和附加网点的印版拷贝;
    (5)根据布鲁纳尔公式的陷印;
    (6)用于含有27个亮度等级的灰平衡定义;
    (7)将灰度稳定化作为复制的指南。
    1980年
    欧洲标准克罗马林测试条;布鲁纳尔系统针对模拟打样的方法开发了含有精细线条的杜邦测量元素的克罗马林测试条。当时的印刷专业人士对此打样还抱着怀疑的态度,因为它并不是将油墨转移到纸张上。然而克罗马林测试条还是很快在欧洲范围内作为工业标准而为人所知。
    1982年
    布鲁纳尔系统以欧洲报刊印刷标准的名义为报纸印刷定义了第一组标准值。大多数彩色的报纸印刷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得以实现。与之相联系的是印刷机的重新调整,包括凸印印刷到胶印印刷。
    1985年
    标准化和灰平衡被视为调整印刷机上墨机构申请专利的基础。
    1990年
    胶印的标准化已经超过了30项影响参数。这项技术Instrument Flight能快速被掌握和分析。
    1992年
    这项标准化通过不同质量类别补充完整,这些质量类别被冠以不同的星级来区分。
    1993年
    开始研究欧洲凹印标准化,这些标准适用于凹印企业。
    1998年
    开始在柔印领域里的研究,这些研究的目的是定义欧洲柔印标准,这个标准适用于包装印刷企业。
    3 不同的标准共同的灰平衡
    对于不同的传统印刷,布鲁纳尔系统都定义了各自的标准:
    (1)用于纸张和材料而有多个变量的欧洲胶印标准;
    (2)针对凹印的欧洲凹印标准;
    (3)针对报纸印刷的欧洲报刊印刷标准。
    为了使彩色图像在不同的印刷方式中尽可能相似地印刷出来,布鲁纳尔系统在定义标准值的时候特别注意图像的灰平衡保持不变。在凹印、胶印和报纸印刷中对比度的大小是不一样的,然而只要灰平衡保持一致,印刷图像也同样会处处一致。
    印刷工业中技术的开发是绝对没有尽头的。特别是短版活和超短版活方面,这种发展更是迅猛地向前推进。比如,数字印刷,激光印刷,喷墨印刷等。对此感兴趣的人不难发现,新的彩色印刷技术尝试着使用自己的印刷原色和颜色空间,但是最终会向传统印刷方式的CMYK色彩空间转变。
    标准化是一项持续的任务。技术的发展取决于基于现实的对每个标准不断的试验。在此不必立即考虑去开发新的东西。很多当时为人称颂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展最后都被证明只是小插曲而已。近30年中,胶印最重要的发展就是网点扩大在不断变小,并且总的对比度提高了。由布鲁纳尔系统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标准化系统被证明是最成功和历史最长的标准,因为这个概念的提出是正确而明智的,同时也因为这个概念不仅在过去而且在将来都将继续为人们所推崇。

相关热词搜索:浅谈 印刷 以及

上一篇:浅谈印刷以及印前工艺的标准化进程(1)
下一篇:如何能够做好色彩运用和色彩沟通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