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

更多>>
首页 > 包装服务 > 技术支持 > 包装技术 > 印刷知识 > 中国油墨工业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油墨工业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3-01-09 09:33:08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印刷是发达国家除汽车、石油外的第三大支柱产业,而油墨是印刷业中必不可少的原料。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较发达国家的油墨工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已经成长为一个发展快、效益高的重要化工产业。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油墨工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跻身于世界油墨大国之林。
  一、行业状况
  最近的10年来,我国油墨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产量持续快速增长,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多数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有了较大提高,新的油墨品种大量增加,多数企业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环保型产品的市场迅速成长,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我国的油墨工业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
  1.产量和销售额保持快速增长
  全国油墨1995年产量10.69万吨,2000年增长到13.42万吨,“九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4.7%。2002年全国油墨产量比2000年增长27.4%,“十五”头两年年均增长率达12.9%。
目前我国油墨生产企业超过300家,其中有30多家具有相当规模和生产及研发能力,油墨的综合生产能力约为每年22万吨,为世界第四位,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6%,仅次于德国的28万吨。
  去年我国油墨生产保持了较好增长态势,产量达到22万吨,比上年增长7.32%,实现销售收入46亿元,创历史最高纪录。而且去年生产均衡稳定,特别是进入二季度以后产量稳定增长,增幅保持较高水平,从4月份开始的连续9个月月产量均保持在1.36万吨以上。
  2002年产量在5000吨以上的企业有9家,超过1万吨的企业有3家。天津东洋油墨有限公司2001年油墨产量曾达到1.63万吨,2002年产量1.5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9%,居全国首位;其次是太原高氏劳瑞油墨化学有限公司,2002年产量1.4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4%;杭华油墨化学有限公司2002年产量1.3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8%。我国主要油墨生产企业还有上海牡丹油墨有限公司、上海泗联实业总公司、上海DIC油墨有限公司、深圳深日油墨有限公司和高氏(广州)涂料有限公司等。
  2.产品档次提高,新产品研发取得了新进展
  国内许多油墨公司相继配置了从日本、瑞士、美国、德国、比利时、英国等引进的各类现代化油墨生产设备、检测仪器及电脑配色系统,对改进油墨的性能,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油墨科技人员刻苦攻关,特种胶印油墨、UV油墨、水性塑料油墨等一大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被开发出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些产品如喷绘油墨已经基本上取代了进口油墨,每年国家可节省上亿美元的外汇。目前我国能够生产几十大类上千个品种的印刷油墨,基本上满足了国内印刷工业的需求,部分产品还向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2002年出口油墨创汇0.47亿美元。
  (以胶印油墨为例:近年来,随着大量进口和国产高速胶印机的引入及新型印刷承印物的采用(例如:胶印印刷由过去通常采用铜版纸、白版纸、卡纸扩展到哑粉纸即无光纸、金版纸、银版纸、铝箔纸等印刷基质),印刷新工艺和印品后加工的特殊要求,油墨企业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改进老产品,产品品种日趋增多,质量也逐步向国际先进水平靠近。油墨生产设备的更新和生产工艺技术的提高,也逐步受到了各制造厂家的重视。近十年间,天津、上海、杭州、深圳、太原等地的国内主要油墨生产厂商注意收集市场信息,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新型胶印油墨产品,如:适应每小时万印以上高档胶印亮光快干油墨、卡纸油墨、哑粉纸油墨(无光纸油墨),新闻轮转油墨,冷固型胶印轮转油墨,紫外线光固化油墨、胶印合成纸油墨、印铁油墨以及近几年在国内最新推出的热固型胶印轮转油墨等产品的产量逐年上升,质量赶上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受到了国内外印刷客户的认可。除了在国内市场销售替代过去需进口的高档油墨外,还部分外销打入国际市场。一些高附加值的特种胶印油墨也陆续研制成功,满足了特种印刷的要求。目前,胶印油墨产品总览图中的大部分产品,国内主要油墨厂家均可生产,满足了印刷工业的需要。另外,国内各大油墨厂家重视胶印墨产品的质量标准化和国际化,部分油墨产品颜色达到了美国PANTONE颜色标准。油墨企业通过了 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系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为国产胶印油墨参加国际市场竞争奠定了基础。)
  3.环保理念正在深入人心,环保型产品渐入佳境
  印刷油墨的两个大类:胶印油墨和包装油墨,环保的理念正在世界范围内风行。 特别是包装油墨,作为全球油墨的一个重要增长领域,环保型产品正在大型其道,当前包装印刷材料的重要发展趋势是提高其环境性能,选择节能、低耗、无毒、无污染、易降解的无公害包装材料,而油墨是其中造成污染较为严重的原料,因此,如何降低油墨的环境污染和能耗就成为油墨工业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在我国,以水性油墨、UV油墨为代表的环保型油墨正日益受到印刷厂商们的亲睐,仅肇庆天龙油墨集团一家,2002年水性油墨的销量就突破8000吨。据专家估计,到2010年我国的水性油墨年需求量将达到10多万吨。

  二、市场状况
  从总体上讲,我国油墨虽可基本上满足国内印刷包装业的需求,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在加入WTO之后,我国的油墨工业需要快速发展并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从地区上来看,在我国油墨产业的分布并不均衡,东西差异十分明显,主要的油墨企业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与目前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基本相符。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内陆省份的油墨工业整体水平有望得到快速的提升。
基于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对油墨的消耗要求各有侧重,油墨业,也存在中小厂家多、低价位竞争、行业管理无序的现象,有待进一步规范。
  ◆ 华东地区 :油墨需求量近几年有较大增长,其中胶印油墨与柔性版油墨增幅趋于平稳,塑料油墨保持较高的增长幅度,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产品价格会有波动,企业要以高质量、低价位、优服务赢得市场。
  ◆ 华南地区 :油墨需求量比往年有所增加,但由于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价格仍显继续下跌的趋势,竞争将更加激烈。
  ◆ 西南地区:新兴的中小油墨厂家不断涌现,质量标准参差不齐,以低价位挤占市场的问题突出。由于受价格因素的制约,生产企业难以开发新产品,对印刷业整体档次有影响。
  ◆ 华北地区:油墨市场呈现三个特点:水基柔性凸版、UV系列油墨发展较快; 胶印油墨以本地区的主导产品为主;溶剂性油墨将逐步退出市场。
  ◆ 西部地区: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该地区对油墨的档次要求不是很高,市场潜力较大。
  总体而言,价格因素仍然左右着中国的大部分消费,但对质量和服务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地域依然是油墨企业可利用的优势,但同时也表明了整个国内油墨行业的市场化程度有限。油墨售价在下滑,个中缘由尚有待分析。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油墨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服务来面对和克服资金周转等问题。另外国内产品与国外相比,差距依然明显。
  从结构上来看,国内专业油墨企业虽有近400家之多,然而大多数规模偏小,产量在500吨以下。合资企业是我国油墨工业的主力军,目前占据了国内油墨市场的70%以上。一些大型油墨生产企业,近年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高效装备,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大科研力度,不断整合产业结构,采取合资经营等方式,从而扩大了产量,提高了质量,增加了品种和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另外,一些中、小生产企业,凭借其多样化 的产品、灵活的市场策略和价格优势也在逐步扩大自己的市场范围。天津东洋油墨有限公司,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由天津油墨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东洋油墨株式会社共同合作组建的,近年来其油墨的年产销量、营业额、经营利润,每年均以两位数增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现已成为国内产销量最大的油墨制造商。其科学、规范和严格的企业管理卓有成效,在国内同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并凭借其卓越的产品质量获得了美国潘通(PANTONE)油墨颜色标准特许权。该公司还连续五年荣获“外商投资先进技术企业?,连续四年荣获“中国双优外商投资企业?等称号。杭州杭华油墨化学有限公司,是由我国有关方面与日本T&KTOKA株式会社合资组建,总投资额1370万美元,年生产能力达1.4万吨以上,年销售量万吨以上,销售收入超过2.5亿元,规模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二,效益已连续四年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获得了美国PANTONE油墨颜色标准特许权。其他合资企业如上海DIC、深圳深日、江门东洋、广州高氏等也都有不俗的表现。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油墨 工业发展

上一篇:中国油墨工业高速发展增幅显著
下一篇:我国油墨工业的发展现状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