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

更多>>
首页 > 包装资讯 > 国内 > 收藏背后的暴利局面

收藏背后的暴利局面
2013-08-08 22:11:14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背后的暴利局面
 

    收藏专家表示,虽然高仿书画是印刷品,但用真迹扫描制作的高仿书画,因为相似度极高,收藏价值也不低,大多一平方米超过千元,可以做临摹、观赏或装饰之用。东莞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敏求集雅画廊负责人黄锡龄认为,很多习画者和收藏者喜欢高仿印刷品,主要用于临摹和观赏,毕竟这种高仿书画,不仅尺寸一样,连印章、墨迹都很接近。而一些名家真迹价格太高,一般爱好书画者购买不起,这种高仿书画便成了他们的首选。
 
    2010年5月,名家吴冠中《交河故城》的高仿印刷作品,被人以15万元的高价购得,价格远远超过了普通画家的真迹。很多人第一次发现,高仿印刷作品也能卖到好价钱。该次交易的高仿印刷品,是通过尖端印刷技术对真迹进行一比一有限复制,然后由画家本人在这些限量品上签名,再进行高价销售。而随着吴老的去世,这些印刷品身价便节节攀高。
 
    据了解,现在的印刷商正在对一些名家的画作展开版权争夺战。谈好一件作品,并辅以高端的印刷技术,花费几千元便可以完成一张字画的高仿印刷,然后将签了名的画作转手出售就可卖数万元,几乎是十几倍的利润。一名出版商表示,他们对名家一般采取“盯人策略”,一张真迹的复制版权费是给画家两张高仿印刷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恰当预设印前油墨
下一篇:耗材网七月销售排行榜之丝印材料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