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包装材料的安全性主要表现为材料内部残留的有毒有害物质迁移、溶出而导致食品污染,其主要来源有:
树脂本身具有一定毒性;树脂中未聚合的游离单体、裂解物(氯乙烯、苯乙烯、酚类、丁腈胶、甲醛)、降解物及老化产生的有毒物质对食品安全均有影响。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指出,不是聚氯乙烯(PVC)本身而是残存于PVC中的氯乙烯(VCM)在经口摄取后有致癌的可能,因而禁止PVC制品作为食品包装材料。聚氯乙烯游离单体氯乙烯(VCM)具有麻醉作用,可引起人体四肢血管的收缩而产生痛感,同时具有致癌、致畸作用,它在肝脏中形成氧化氯乙烯,具有强烈的烷化作用,可与DNA结合产生肿瘤[1]。聚苯乙烯中残留物质苯乙烯、乙苯、甲苯和异丙苯等对食品安全构成危害。苯乙烯可抑制大鼠生育,使肝、肾重量减轻。低分子量聚乙烯溶于油脂产生腊味,影响产品质量。制作奶瓶用的聚碳酸酯树脂原料产生苯酚,有一定毒性,产生异味。这些有害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材料中这些物质的浓度、结合的紧密性、与材料接触食物的性质、时间、温度及在食品中的溶解性等。
塑料包装表面污染。因塑料易带电,易吸附微尘杂质和微生物,对食品形成污染。塑料制品在制造过程中添加的稳定剂、增塑剂、着色剂等助剂的毒性。食品包装常用塑料PE(聚乙烯)、PP(聚丙烯)和PET(聚酯),因为加工过程中助剂使用较少,树脂本身比较稳定,它们的安全性是很高的。
更多包装相关信息可登陆:http://www.bz-e.com/ 包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