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

更多>>
首页 > 包装资讯 > 前沿播报 > 印刷行业升级需内外结合

印刷行业升级需内外结合
2012-01-10 21:09:09   作者:   来源:包装e线   评论:0 点击:

包装设计网推荐:印刷行业升级需内外结合

早年间印刷业有这样一句俗语——要想发,干印刷。可现如今,山东印刷行业正处在“阵痛期”,每年有将近150亿的印刷产值流入外省。针对这一怪现象,笔者展开了调查。 等级分明的印刷“倒爷” “倒爷”是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特殊群体。原指在计划经济时代,利用商品价格差别在市场上倒买倒卖而牟利的人。如今“倒爷”在印刷行业颇为盛行,并有着明确的等级分化。

“临街两旁的复印、打印店是一线‘倒爷’,也是级别最低的;广告公司,有独立的设计能力,产品具有一定的附加值,是二线‘倒爷’;最高级别的是印刷经纪人,这一类人大多是被印刷厂‘养熟’的业务员,业务熟练以后就开始自己‘跑单’,逐渐脱离印刷厂,成为了‘职业倒爷’。”曾是一家小型印刷企业老板,现在身为“职业倒爷”的刘守仁(化名)向笔者介绍。 随着印刷成本的逐年递增,一些资金不足的中小印刷企业开始“吃不消”,纷纷倒闭。像刘守仁这样由印刷企业老板变身“职业倒爷”的不在少数。 “整个印刷行业竞争太过激烈,印刷成本的增加和利润的产出不成正比,过去还能勉强维持,现在什么都在涨价,利润空间一年不如一年。上设备是找死,不上就是等死。与其都是死,还不如把设备卖了。

企业解散了,省了人工费、场地租金,把自己以前的客户资源集中起来,业务统一交给大厂去做。自己跑单还能挣个3%-5%的中间佣金。”刘守仁显得有些无奈。 济南市印刷行业协会工作人员向笔者透露,“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截至今年7月初,济南市登记在册的民营印刷企业由800家递减到500家。” 成本上涨,供需失衡 说起印刷厂倒闭的原因,刘守仁感慨良多。“过去印刷工人的工资大概是每月800-1000元,现在1500都没人愿意干。” “原材料价格涨的更是吓人。印刷用的铜版纸,由5000多元每吨涨到了6800-7000元;油墨平均每年以6%-8%的速度递增;场地费则由每平方米1毛8一天涨到了4毛,贵的到6毛,电费、油费就更不用说了。

例如,过去的铝ps印刷板大概是12000元,现在旧板的回收价格都已经达到了14000元,新板价格更是增加了30%。这些增加的成本算在一起,对于投入规模一般的民营印刷企业来说,压力实在是太大。” 从事印刷行业10多年,目前名下有3家印刷公司的程宪生(济南升辉海德印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说,“利润由30%降到了10%左右,企业还能存活下来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为什么当成本上涨之时,外省的印刷企业能够“扛”过去,而山东省却出现“纷纷倒闭”之势?其根本在于山东印刷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太低。 山东省包装印刷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振华告诉笔者,“近几年,山东省新增的印刷设备大多是低档次的,中低档印刷产品过剩,高端印刷产品供不应求,导致大量印刷设备开机率不足。而低端印刷产品又是中小印刷企业的主要市场,这就迫使一些规模相对较小、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小印刷企业关门大吉。” 笔者了解到,目前山东省共有8700多家印刷企业,年产值400亿元左右。

而广东省有1.8万家印刷企业,年产值已达到1200多亿元。广东印刷企业数量是山东省的2倍多,年产值却是我们的3倍。 “山东印刷行业每年将近有150亿的产值流入外省。这充分说明,山东印刷行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市场供需失衡。”王振华直言,山东印刷行业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太低”,并不了解印刷行业的发展规律,而是盲目的“跟风”,仅仅局限于印刷设备的研发,忙于生产,而忽略了工艺技术。

更多包装设计信息来源于:http://www.bz-e.com/ 包装设计

相关热词搜索:包装设计 包装材料 包装机械

上一篇:2012年中国印刷行业发展趋势
下一篇:包装轻工行业2011年下半年投资策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