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导思想
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推进我国包装事业健康顺利向前发展的根本保障。我国包装工业正处于发展时段,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相对较低,包装对环境的污染还没有西方国家那样严重,因此,从包装发展的初级阶段就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坚持包装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步原则,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们要加速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才能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才能提高,社会各项事业才能不断进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也才能有可靠的物质技术基础;另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保护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不能把保护资源和环境与发展经济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我们必须把握发展经济同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内在规律,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考虑,十分注意处理好发展建设同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包装工业顺利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唯一正确的战略选择。我国包装工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其趋势,要求我们必须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为了促进包装工业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以利于我们正确地把握方向,开展好工作。
第一,坚持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在加快包装工业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加强生态建设,使它们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实行正确的(发展)建设方针,合理确定发展速度和建设规模,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包装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协调,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第二,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包装项目建设要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防止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第三,坚持简化、反对过度包装。包装减量化能使废弃物减少,这是减少包装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最直接的有效途径。我们的包装应在多功能包装、实用包装、多次循环包装、减少包装物的使用量上下工夫,尽可能杜绝一次性不可回收包装。要加强宣传引导,坚持制止高包装、低质量或包装费用大于被包装物这种“反客为主”的不正当赚钱手段,提倡适度包装、简朴包装、规范包装,对那种浪费资源,增加污染以及过度包装要以法来规范,加以限制,直至惩罚。
第四,坚持加强全社会的环保宣传和教育。开展包装的环保教育,首要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普及有关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知识、政策和法律,使广大群众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道德观念,积极引导和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使每个公民在享受环境权益的同时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第五,坚持贯彻科技振兴战略,依靠科学技术推进包装与环境协调发展。科学技术是发展包装与环境相协调——绿色包装的动力。大力发展绿色包装工程项目,开展新设计、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在包装生产和设计中尽量做到减量化。要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大力推广节能降耗技术,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生产、消费、回收等全过程的控制。依靠科技进步,节省资源,减少包装废弃物,同时加强包装废弃物回收复用与再生利用技术的研究,化害为利,把包装废弃物减少到最低程度,使发展包装和环境保护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第六,坚持依法发展包装保护环境。《环境保护法》是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有力的法律武器。包装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为了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保的影响,应加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来管理包装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建立健全有关包装方面的法律,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继续完善各项法规,才能使包装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地发展。
第七,坚持明确的责任制。对因包装生产而引发的资源损耗和由此带来的对环境的影响,实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健全包装对各类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治理紧密结合的机制,把权益与责任很好地统一起来。工业企业必须对产品和包装导致的种种环境问题真正负起责任,并承担与其产品直接有关的包装废弃物处理的直接经济开支。商业流通部门要加强对各种产品包装在流通领域里的管理,监督包装物品的有效使用,并有义务回收利用包装物品,减少包装废弃物,保持环境清洁。对造成污染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责任。各级地方、各个城市的政府要对辖区内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建设负责,层层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
第八,坚持长远发展与现实情况相结合。要使我国包装工业和环境资源完全和谐协调地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为此,要结合实际,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有步骤地进行。首先要在认真作好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抓住突出重点问题,加大治理和建设力度,争取短时间内有所突破。其次,要从实际出发,常抓不懈,不断加强舆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快制定可行的物质回收政策法规,逐步健全废弃物回收网络,因地制宜,讲求实效。
第九,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实行政策性倾斜。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对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绿色包装在投资、税收、外贸等政策上实行倾斜,在计划、物资、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安排上优先考虑,甚至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政策引导和调控,推进包装工业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2、主要措施
正确地处理好发展包装工业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成为包装工作者的共识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与之配套的包装工业以更快的速度加速发展,而加快发展又带来了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又制约了包装工业的发展水平。因此,如何既要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包装工业的要求,又不能超出环境负担能力,即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及自我净化能力,是一项重大课题。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发展与保护这一基本方针,理顺关系,采取各种措施,多管齐下,齐抓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