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

更多>>
首页 > 包装资讯 > 国内 > 我国3D打印技术研究和应用取得重大进展

我国3D打印技术研究和应用取得重大进展
2012-12-15 22:55:04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华中科技大学快速制造中心研发的大型“3D打印机”,只要把零件的三维数据输入电脑,按下“打印”键,激光就能选择性地将原材料烧结成各种物品,包括复杂的工业零部件、生活中的锅碗瓢盆……
  
  记者从14日在武汉举行的2012年增材制造技术国际论坛上了解到,增材制造技术(又称“3D打印”、快速制造)是新的工业革命的关键技术,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已取得了很大成绩,基本与西方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并已在生产、产品开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开始研发增材制造技术,目前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隆源公司等高校、研究机构以及企业已经取得不错的研究成果,研发出光固化、金属熔敷、陶瓷成形、激光烧结、金属烧结、生物制造等类型的增材制造装备和材料。
  
  西安交通大学卢秉恒院士介绍,增材制造技术具有制造物体周期需求短、适应单件个性化需求、在大型薄壁件、蜂窝状复杂结构部件、钛合金等难加工、易热成形零件制造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专家认为,增材制造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产品研发方面,但存在着制造成本高,制造效率低,制造精度尚不能令人满意,工艺与装备研发不充分,尚未进入大规模工业应用等方面的问题。专家建议从功率源、新材料、工艺创新、大量应用中降低成本,以达到“从产品研发工具走向批量生产模式”的目标。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致辞时表示,为加快推动我国增材制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我国近期需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二是加大财税政策引导力度;三是适时筹建增材制造行业组织,推动增材制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14日-16日在武汉举行的2012年增材制造技术国际论坛,由中国工程院、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主办。国内外众多专家共同探讨增材制造技术的全球最新发展趋势、我国增材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以及增材制造技术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以推动增材制造的技术创新、持续发展以及广泛应用。

 

相关热词搜索:我国 打印 技术研究

上一篇:中粮包装:积极拓展高毛利包装业务
下一篇:长葛多部门联合开展商标印制企业专项整治行动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