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

更多>>
首页 > e线服务 > 展会 > 展会信息 > 被“瘦身”的不只是包装

被“瘦身”的不只是包装
2011-07-25 15:03:24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在国家近期频频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物价水平的情况下,诸多企业纷纷宣布暂缓涨价。但也有不少企业却被质疑并未停止涨价的脚步,而是采取变通方法,比如改变包装等方式变相涨价。

  物价高里说今年,听取“涨”声一片。

  面对日益增高的生活成本和逐步攀升的物价指数,老百姓对涨价之愤恨,甚至用“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来形容也不过分。但有的厂商就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千方百计变相涨价。

  因为涨价,有的行业巨头已经被课以罚款,有的已经被警告约谈。既然直接涨价不行。于是,不少厂商采取了变相涨价的办法瘦身。减量不减价,首先在饮料行业倍受推崇,康师傅、百事以及可口可乐,不约而同如法炮制,进而蔓延到食品行业,如薯片、饼干。尽管面对百姓与媒体的口诛笔伐,但各厂商仍然或振振有词或羞羞答答。但不管如何,涨的事实难以改变。厂商们似乎摸准了消费者的心态:别看你今天跳脚骂,明天你还得把钱花。

  于是,消费者就这样不情愿地被消费。而且,这种行为在我国相关法规中并不属于违法行为,处罚也无法律依据。

  不过,不违法却违背道德。往小处说,这叫不让消费者明白消费;往大处讲,这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瘦身的虽然是包装,但同时也是品牌的市场美誉度。企业不是最愿意讲“顾客是上帝”吗,如果总这么忽悠“上帝”,总有一天会自食其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注意种子包装上的“猫腻”
下一篇:易方达范岳:指数基金包装应注重概念和主题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