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

更多>>
首页 > 包装资讯 > 国内 > 数字出版获支持 拟实施准入退出机制

数字出版获支持 拟实施准入退出机制
2011-11-26 11:11:26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传统出版企业从事数字出版,将优先获得网络出版资质;数字出版在获得国家资金重点支持的同时,也要实施准入退出机 制;数字出版领域引入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数字出版基地不达标将摘帽……新闻出版总署今日在首次召开的数字出版工作会议上透露,正在研究制定一系列政 策,扶持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政策、资金向数字出版倾斜

  据介绍,“十一五”时期,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营销收入从2006年的21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051亿元, 5年间平均增幅接近50%。其中手机出版、网络游戏出版和互联网广告三项产值均超过300亿元,占数字出版总产值90%以上,成为数字出版产业营销收入的 重要支柱。2010年数字出版总产出占新闻出版业总产出的比例已接近10%,成为新闻出版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署长柳斌杰表示,新闻出版总署鼓励传统出版企业积极开展数字出版业务,优先许可其申请网络出版资质。明年还将筛选确定一 批转型示范企业,在多方面给予更加具体的支持。同时将数字出版列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重点支持对象,优先支持数字出版项目进入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 库,争取国家资金支持。

  据统计,我国目前拥有网站183万个,其中有30%左右或多或少地在从事互联网出版业务,而获得批准开展互联网出版业务的企业仅有380余家。 柳斌杰表示,对于尚未获得准入许可的企业,既要按照出版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将其纳入管理范围,主动加强管理、规范其行为,也要加以引导,鼓励其按规定申请 许可,扶持其做大做强。当然,“和传统出版一样,数字出版也要实施准入退出政策。”

  引入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

  为保证产业规范、健康发展,总署计划在数字出版领域引入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加强职业资格认证,开展网络编辑等相关培训工作。

  柳斌杰表示,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要建立企业资质、产品资质和从业人员资质三层管理机制。其中,数字出版从业人员职业资质主要涉及两类人员,即互联网管理者和网络编辑。要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熟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管理人员和编辑人员。

  为此,总署将实施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造就工程。人才的培养需要把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利用现有教育与培训资 源加大内部骨干人才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借助外力,有计划引进懂出版、懂技术、懂资本运作、懂市场营销的高端人才,建立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制度和激励 机制。

  此外,总署正在研究制定《国家新闻出版产业基地(园区)管理办法》,准备实施年度审核检验制度,按照标准连续考评不达标的要实施退出制度,从而加强对国家级基地的管理。截至2011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建设的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已达9家。

  电子书包潜力巨大,但推广应慎重

  电子书包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点项目。作为集教育内容、教学平台和学习终端于一体,承载电子教材、教学资料以及虚拟教具,可为多种终端设 备访问的数字化教育系统,因其巨大的优越性和发展潜力已经成为各国争相开发焦点项目。我国在校学生人数超过3.2亿,孕育的电子书包市场总值超过千亿元, 未来的产业发展规模可能将十倍于此。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和出版单位也在进行相关开发和试点工作。

  柳斌杰强调,如何推广实施数字教育和电子书包,必须慎之又慎,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其软件设计必须符合青少年思维方式的训练和智力成长的特殊要 求;硬件要满足身体安全、保护视力、耐磨耐摔等要求;与电子书包相关的数字教育内容资源开发,必须按照现行教材教辅的出版要求,严格实施准入制度,确保所 使用的数字内容不出现任何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数字 出版 支持

上一篇:浅析我国印刷行业标准化工作面对的挑战和问题
下一篇:新形势下 是什么让数码印刷有“压力”却没有“动力”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