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

更多>>
首页 > 包装资讯 > 国内 > 浅谈如何提高科技类图书中的插图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科技类图书中的插图质量
2011-11-10 19:06:03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科技类图书的插图质量是影响科技类图书整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不能有差错。否则不仅起不到记录和传播知识的作用,还会造成误导,引起副作用。所以出版社的编辑、校对人员必须强化质量意识,把减少插图差错当做一件大事来抓。

  插图是图书质量的一环

  插图在科技类图书中被广泛采用,这是因为插图具有简明性、直观性、通用性和艺术性等特点,能表达出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选取经过精心设计、准确描绘的插图,加以优美的版式处理,不仅可以清晰地表达科学内容,提供比文字表达更多的信息量,还可以给读者以美的感受。因此,在科技类图书中插图已成为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插图的加工则在编辑加工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也包含很大的工作量。

  科技类图书中插图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多种多样。从内容上看,插图可分为专业性插图和通用性插图两类,其中,专业性插图是学科或专业专用的,这类插图主要指工程图,如机械制图、建筑制图等,其绘制方法和所使用的符号均应符合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的规定;通用性插图包括函数曲线、方框图、立体图等,其绘制也有一定规范,有的应符合国家标准,有的由相关部门规定,有的则约定俗成。按绘制方法不同,插图可分为线条图和实物图(包括实物素描和照片)两种。按其颜色不同,插图可分为黑白图和彩色图。

  在科技类图书中,工程图占了很大的分量,对于工程图的要求,首先要注意符号与线条的规范化,这是统一和纯洁“工程语言”的必要手段。国家标准或由主管部门制定的部颁标准和其他有关专业标准给出的不同学科领域的专业符号,并以此作为插图应遵循的规范。其次要防止乱用或混用国外标准或已经废弃不用的国内旧标准。

  插图线条的粗细应符合规范。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线条的粗细还应参照插图的缩放比例和画面上线条的疏密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要防止线条过粗或过细而影响美观或制版时发生断线现象。

  质量大事必做于细

  目前,机械类图书中插图的质量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作者所交稿件中图稿质量不高。作者在制作图稿时主要采用以下3种形式:一是复印图,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作者多半采用这种方式。他们往往采用一些参考书上的图复印后制成图册,由于他们所参考的书大多比较陈旧,在插图中往往有许多旧的标准出现,这直接影响了插图质量。二是扫描图,由于扫描设备及作者操作水平不同,插图质量总体也不高,往往插图的图线粗细不分,导致排版厂无法正确描图。三是用计算机软件作图。采用这种方式的作者是少数,主要是教机械制图的老师或能熟练使用绘图软件的人员,但由于他们中一些人对最新的国家标准掌握得不够及时,或者是绘图过程中不够规范,也往往影响了插图质量。

  缺少质量的保证手段和机制。长期以来,技术编辑室只负责对图稿进行版式设计工作,出校样后,版式设计人员也只是粗略检查一下插图的大小、位置等,对于插图是否能“一模一样”准确地描出来缺少质量检查手段。在接下来的校对环节中,校对人员往往以看不懂图为由而将核图工作交给文字编辑去做,这样一来,插图实际上就只有文字编辑“自我检查”了,从而缺少了外部审校,插图的质量难以保证。

  排版质量不过关。一些排版企业由于人员流动大,管理不善,缺少对员工的培训及对描图质量的检查,经常出现一张图改七八次还改不对的情况,严重影响出书周期和成书质量。

  一些出版社对图书质量的检查只停留在对文字的检查阶段,缺乏检查插图质量的专职人员和机构,对于插图的质量仅由文字编辑把关,这种“自我检查”缺乏纠错机制,容易漏检和误检。再加上文字编辑水平良莠不齐,责任心和工作态度不一致,导致图书中插图质量参差不齐。

  在检查插图质量时,除了要注意图形符号是否都采用新标准绘制,是否按机械制图标准画有关插图,还要注意图的线型是否合适,不同情况、不同用途的线条是否画对。这一点对于进行质量检查的人员要求是很高的,需要质量检查人员经常学习新标准,并且对于工程图达到行家里手的水平,才有可能看出来插图的问题,才有可能帮助出版社保证图书质量。而目前有些出版机构总编室专管图书质量检查的人员因专业受限,对于图书质量的把关工作主要交给社外专家来做,而他们多半都是社会上其他专业的退休人员,并非专业编辑出身,对书稿质量的检查往往流于形式,更谈不上对插图质量的认真检查,这给科技图书的质量带来了很大的质量隐患。

  也许有的作者或编校人员认为:书中的插图不是很清楚吗?线条也很整齐,粗细也分明,该有的尺寸和形位公差等也都画了,还有什么问题呢?其实不然,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知道,与作者、读者、行业内专家比起来,咱们多半只能算半个内行,而他们才是真正的内行,如果细细地分析每一条线的线型,每一个尺寸和公差的标注方法,每一个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规定画法,甚至每一个视图的摆放位置,这里面都有很大的学问。这不只是需要细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对新标准的不断领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看出插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才能将其消灭于萌芽阶段,才能不至于让读者和专家对图书质量失去信心。

  让插图质量飞上枝头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在编辑加工中要认真做好以上各项工作外,待书稿排出校样后,还要对每一张图认真核查一遍,首先要排除排版时的描图错误(主要注意线型是否画错,每一种线型是否按规定画法绘制,尺寸线分布是否合理,布图是否合适等);其次要针对图的缩放比例提出自己的建议;最后还可通过校样发现原图或编辑加工过程中的疏漏。通过认真完成以上几步工作,进一步提高插图的质量。

  加强对编校人员的培训工作。对于编校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工作应常抓不懈。在培训中除介绍专业知识外,还应及时宣传最新的国家标准,以确保科技类图书的质量,能够出版更多的精品图书。

  建议设立专门的核图室,加强对校对人员核图工作完成情况的检查。一些做得好的出版机构(如机械工业出版社等)设有专门的核图室,核图室的成员均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和操作绘图软件的能力,经过排版厂描完的图稿先由其审核一遍,经确认无误后再插到文中。这样在插图质量方面多了一道防线,能更好地保证图书质量。

  加强对排版企业绘图人员的培训工作。各排版企业的绘图人员大多没有专门学过制图知识,往往在经过半年至一年左右的学徒期后开始顶岗作业。他们在描图过程中最多能达到“一模一样”的要求,遇到作者原图太小、复印或扫描不清楚、结构复杂、线条太密等情况,连这一最起码的要求也无法达到。责任编辑在后期校对过程中提出修改意见后,他们也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很难一次改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在校样上一遍遍标出让他们怎么改,不如教会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改,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应该怎样画才对,逐步提高其识图、描图和改图的能力。

  综上所述,各出版机构必须大力提高对科技类图书插图质量的重视,必须牢固树立一种意识,即插图质量与文字质量同样重要,并且为提高其质量在人员配备、机构建设等方面切实作出努力,使科技类图书的插图质量能有一个质的飞跃。

相关热词搜索:如何 提高 科技

上一篇:印刷行业的发展新趋势浅谈
下一篇:四川第三届印刷业职业技能大赛启动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