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

更多>>
首页 > 包装资讯 > 新产品 > 嘉祥倔老头历时10年用石头造出纸|成本低又环保

嘉祥倔老头历时10年用石头造出纸|成本低又环保
2016-10-18 10:12:53   作者:小包   来源:网络   评论:0 点击: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如今, 石头不仅能唱歌, 也能造纸了。 嘉祥县73岁的老人杨殿宽用了近十年的时间, 倾尽全部积蓄研发出 “石头纸” 。 去年, 他与嘉祥县满硐镇的济宁恒盛纸业有限公司合作, 今年进行了生产。 它能写 字 、能 印 刷 、能 作 为 包 装纸……可替代木浆纸大部分功能, 且制造成本低、 环保无污染, 这项技术已获得多项专利。本

 

 

外观与木浆纸相似撕不坏也不怕水

 

10月13日上午, 记者走进了济宁恒盛纸业有限公司, 石头造纸的生产车间坐落在半山腰上, 背后便是一座石头山。 车间里传出机器运转的声音, 呈现在眼前的是两台不同类型的造纸机器, 在一台高十多米的造纸机器上, 大约宽一米的石头原纸如同白色 “瀑布” 般倾泄。

 

“石头纸” 从外观上看与木浆纸没有明显不同, 但用手摸上去, 有一种塑料的感觉, 而且韧性很强, 用力拉扯不会撕坏。在车间内的产品展示台上放着由 “石头纸” 做成的包装袋、 印刷材料等成品。 杨殿宽将自己水杯内的水倒在了印有练习题的纸上, 没有任何浸湿的痕迹。

 

展示台上放着几个烧杯,里面盛放的物品便是 “石头纸”的原料: 青石、 煤矸石、 塑料、 钛白粉等。 “其实 ‘石头纸’ 是塑料产品的一种, 主要原料是石灰岩, 含量达到70%-80%, 石灰岩煅烧成石灰石后, 经过超细磨粉机研磨成纳米级超细增白钙粉后, 与特定的PE、 PP及其他的添加剂配比, 经高速混料机混合均匀后, 生产出不同的填充母粒。 ” 杨殿宽介绍。

 

车间内有流延拉伸、 三层共挤两种不同的生产设备, 分别生产出厚度为300微米、 20微米的纸, 主要用于壁纸、 包装纸、 书本、 报纸等, 也可用于水下、 矿下作业用纸等。 石头造纸, 所呈现出的主要工序是配比搅拌成母粒, 然后将母粒机械加工成纸。 虽然只是简单的两道程序, 但杨殿宽花费了将近10年的心血。

 

 

天天泡在实验室里睡觉时还冥思苦想

 

目前, 在生产车间内使用的造纸机器, 从做实验开始, 三层共挤设备是第二代, 4月份进入工厂进行试生产; 流延拉伸设备已经是第五代了, 6月份进入工厂进行试生产。 “带着母粒到莱芜的一家机械厂反复进行实验, 调试设备, 往返20多趟,用了半年多的时间, 设备才达到了出厂的要求。 ” 杨殿宽说。

 

在2007年, 因看重嘉祥丰富的石材资源, 外地有几个投资商想在此落地利用石头造纸, 当时杨殿宽还在嘉祥供电局上班, 领导将这项考察任务交给了他。 拿着两万块钱的经费, 杨殿宽开始各地去考证石头造纸的真假。 最终确定石头造纸技术确实存在, 当时日本、中国台湾已有成熟的技术, 中国大陆还未有自己的技术。

 

“当时的专利使用、 设备投资加起来动辄要上千万, 投资太大, 我就想谁的技术也不要,自己研发。 ” 杨殿宽是个敢想敢做的人, 凭借着一股拼劲和考察过程中获得的很少的材料,杨殿宽作为投资方代表在山东科技大学进行技术研究。

 

在这里的技术研究用了4年的时间, 杨殿宽这期间基本上天天守在实验室里“ 。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在想, 突然有了灵感, 赶紧爬起来画在图纸上, 然后再去睡觉。 ” 杨殿宽说, 都已经不记得实验、 推翻、 又实验了多少次。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石头造纸技术获得了省科技厅专家论证通过, 同年杨殿宽在嘉祥注册了新型纸业技术研究所。

 

有了造纸技术, 但没有配套的生产设备, 这又成为一个难题。 接下来, 杨殿宽又用了将近6年的时间用于生产设备的研发, 联系机械设备厂定制加工, 这才有了今天生产车间里的那两台造纸设备。

 

 

退休金支撑搞研究全家反对也不在乎

 

2008年7月份, 因变故研发的资金链断了, 但研发过程才进行了一半。 “当时能看到希望, 快接近成功了, 而且这已经成了我的一项事业, 我不能就这么轻易放弃。 ” 同时, 杨殿宽也意识到, 要想继续下去就必须自己掏钱了, 他每年给7个参与研发的老师每人2600元钱,另外做实验的流动资金也全部是他自掏腰包。

 

当时已经退休的杨殿宽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研究石头造纸。 2010年之后, 他将实验室搬到了嘉祥, 经过努力有了一条生产线可用来做实验。 “一开始与商家以合作的形式, 免费使用他们的生产厂房, 但研发时间长, 短时间内没有利润回报,人家便下了逐客令, 光搬家就搬了4次, 最后拿钱交租金才稳定下来。 ” 杨殿宽说。

 

虽然遇到了种种困难, 但杨殿宽有股倔脾气, 不成功绝不放弃。 他所有的积蓄全部投入到这个看不到效益回报的冷冰冰的机器上。 “积蓄花完了,就用我们老两口的退休金, 俩人一月7000块钱的退休金够做一次实验了。 ” 杨殿宽说, 等钱攒够了再进行下一次实验, 因为资金的制约, 严重影响了实验的进度, 如果有充足的资金,这个技术落实到生产至少会提前4年。

 

对于杨殿宽的 “折腾” , 他老伴儿没少抱怨, 而且3个孩子也都不支持。 退休金全部投入到实验当中了, 平时的生活花销全部靠孩子们。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15年7月8日, 与生产投资商闫秋玲签订了一份协议后, 杨殿宽的这项技术研发才有了资金。

 

 

偶然中找到生产商研究成果成为成品

 

闫秋玲便是济宁恒盛纸业有限公司的老板。 一次偶然的机会, 她接触到了 “石头纸” 。2014年, 闫秋玲家中装修, 到市场上买壁纸, 听到老板介绍石头壁纸有防潮、 防污等多种好处, 立马被吸引住了。 在深入了解的过程中, 又得知嘉祥的杨殿宽正在研究石头造纸。

 

同是嘉祥人且从事山石开采生意的闫秋玲对 “石头纸”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便去拜访杨殿宽。 “杨老师带着我去他的实验室看, 后期我又做了一些市场考察, 觉得 ‘石头纸’ 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 闫秋玲说,去年7月8日, 她与杨老师签订协议合作, 并进行更深一步的研发和推广。

 

公司总投资2亿元, 于今年1月份建成了一条生产线, 是一期工程, 现在进行调试生产。 闫秋玲告诉记者, 好的石料一吨才卖100多块钱, 利用石头造纸一吨的价格达到了6000元以上, 而且纸张的成本降下来了,与木浆生产出的包装纸比每吨成本降低了2000元。

 

除了良好的经济前景, 闫秋玲也看中了 “石头纸” 的环保效益, 她和杨殿宽一样还有另一个计划。 “ ‘石头纸’ 不仅有防水、 耐油等多种木浆纸没有的优点, 而且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任何添加剂、 不产生污水、 不消耗木材, 能从源头上做到环保。 ” 闫秋玲说, “石头纸” 也可回收再生产, 而且煤矸石、 废弃的塑料都可用来生产 “石头纸” , 使用回收废品生产出的包装纸每吨的价格可能不超过千元。

 

待技术更加完善之后, 闫秋玲想将其在全国推广。 杨殿宽称, 他正在继续研究添加木屑作为原料之一, 弥补 “石头纸” 不能用于打印纸的缺点, 使之使用范围更广。

 

来源:齐鲁晚报

相关热词搜索:嘉祥 老头 石头

上一篇:聚焦印刷行业的标杆企业|雅昌的创新之路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