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法国艺术家罗丹
今天就借用罗丹大师的名言做引导,想和大家扯扯关于这些年我们已经看习惯了的酒标,在LEVEL不同的人眼中,都传递了怎样的信息?无论您是资深,还是葡萄酒小白一枚,都将享受“换个角度”看酒标所带来的喜悦或者新鲜感!
以下是小侃列举的几个典型角色,看看大家眼中的酒标都有哪些信息会被记忆和传递:

葡萄酒是一种系统性的学科,包括许多有意思的内容,比如:生物、化学、地理、历史等,然而学院派首当其冲成了葡萄酒知识传播的主力军,那么问题来啦,学院派眼中的酒标,都能读出个啥咧?
学院派解读酒标的核心信息传递就是葡萄酒的身份信息,所以我们才会在学习中听讲师或者资深一些的好友说过,酒标是葡萄酒的身份证。
如图
以下图片以法国酒标为例
因此酒标核心信息包括:
A图
B图
(今天我们先聊正标)
此款酒标比上款酒标显然传递信息更全面:
其中,第1、2、3、4、5、7、8、10,两款酒标所向外传递的信息属性是一样的,只因不是一个酒庄,因此有细微差别。
但是,第6、9、11则是B酒标独有的;其中包括:
6、列级信息
9、酒精度
11、瓶容量
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别,学院派会告诉你这是因为两款酒标虽同属法国,但是级别与地位不同,所以有区别;尤其是列级信息,有些底子的葡萄酒爱好者就知道5大名庄和8大名庄,这背后有一段1855年世博会与法国皇帝死要面子的桥段,这里暂时不过多牵扯。因此,法国酒标中列级信息也成为体现其LEVEL的地位,当然波尔多的列级所指酒庄,勃艮第则所指土地,我们以后再解读。
至于9和11的信息,它们有时候被标注在正标上,有时候则标注在背标上,因为背标不是法律中的必须,所以一些大酒庄还是会把9和11的信息标注在正标上。
以上就是学院派通过酒标向外传递的主要信息,其目的就是一个通过葡萄酒身份证来识别葡萄酒的出身。
人可能会很质疑,我这是弄啥咧?
葡萄品种竟然漏说,还解读个啥子哦……
对啊!谁偷走了你的葡萄?
下面你会恍然大悟
其实这是因为葡萄品种,并不做为法定必须标注的核心信息而存在,这是因为我们在购买和学习葡萄酒知识的时候,葡萄品种被提及的概率比较高,所以我们才认为这是核心信息,实则并非如此。尤其是对于旧世界一些国家而言,因为混酿时葡萄比例错综复杂,所以是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旧世界国家是可以不标注葡萄品种的。
这是一群很有趣的人,乍一听“装逼犯”绝对不是一个好听的词语,甚至有人这么称呼你的时候,你总感觉自己头上顶着对儿雷公和电母,有同感的请举爪呗。
举爪还则罢了,不举的PPP他。
之所以这么说,这是因为他们把场面看的比什么都重要,商务范的时候应该怎么装?约会范的时候应该怎么装?“狐朋狗友”聚会闲扯范儿的时候应该怎么装?以及不同场合需求的时候应该怎么装,他们全都了然于心,然而总是会出现一些“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囧况,平时不好好学习,关键时刻全指望酒标上传递的核心信息了。
实在不成就找个幽静的地方儿(卫生间是公认度较高),拍个酒标查一查,然后再一本正经的出现在人群中推杯换盏,谈笑风生。
这样的群体在酒会上非常容易见到,看到他们你一定会发现每个人头上都会时不常的飘来五个字儿:那都不是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