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

更多>>
首页 > 包装资讯 > 企业 > 12.91亿背后的故事——统一和今麦郎相爱相杀的十年之杀

12.91亿背后的故事——统一和今麦郎相爱相杀的十年之杀
2016-05-21 21:12:16   作者:小包   来源:包装e线   评论:0 点击:


  5月9日,统一企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对外披露,将以12.91亿元将所间接持有的全部今麦郎饮品有限公司47.83%股权对外转让。

  接盘方是一家名为骏麒资本的私募基金,是亚洲最大的企业投资和收购基金之一。

  统一发布公告的第二天,今麦郎饮品回应称:“为迎接和谛造第二个十年的辉煌,公司需要谋求资本动力,进一步释放品牌价值,迎接新一轮更大的发展机遇。在走向资本市场过程中,因与股东统一产生‘同业竞争’而受到制约,双方经友好协商,统一正式退出。

        “统一抛售今麦郎饮品,除了同业竞争的因素外,其实还有与日清抛售今麦郎类似的考虑。”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表示,统一和今麦郎当年联姻,统一想借用今麦郎在三四五线区域的资源,今麦郎也想攀高枝,利用对方的品牌、技术等。

        然而走到一起后发现,统一扮演的不过是财务投资者角色,经营、研发、生产等均由今麦郎自建团队负责,这种若即若离的状态对双方来说都捞不到好处,分手也就是必然。

  统一已获近3倍投资回报

  今麦郎与统一的联姻开始于2006年2月。

  当时华龙日清食品有限公司(今麦郎前身)与统一共同出资成立今麦郎饮品股份有限公司,统一持股47.83%。方便面市场的两个竞争对手在饮品市场携手合作,被业内称为2006年“引发轰动的握手”。

  双方的合作方式就是今麦郎饮品的产品主要由统一的工厂代工生产。今麦郎饮品成立之初设定的目标是3年内获得茶饮料市场20%的市场份额,到2015年实现“营收百亿”。

  而今麦郎饮品实际的市场表现却离目标越来越远。2015年今麦郎饮品销售额仅为25.82亿元,税后纯利为1.81亿元,营收与净利均比上年同期下降超过11%,百亿目标仅实现了1/4。

  曾经在今麦郎饮品任职并负责青岛地区销售的王先生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统一对于今麦郎饮品的管理层渗透很少,在产品推销、渠道铺货方面也并没有什么支持。”

  对于2016年统一正式出售股权一事,统一相关负责人表示,统一自2006年与今麦郎投资有限公司合资设立今麦郎饮品,采取70%渗透广大中国农村市场、30%攻占一线城市的经营策略,合资双方各自投入优势资源、紧密合作,并已基本完成阶段性战略目标。统一为实现投资利益、充实营运资金,决定出售其间接持有之今麦郎饮品全部股权。

  统一的公告称,公司董事认为,此时出售今麦郎饮品是投资变现良机,出售事项将为公司带来正的现金流量。

  今麦郎则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统一获得了近3倍的投资回报。

  至于此举对统一的直接影响,兴业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今麦郎饮品2015年税后纯利为1.8亿元,公司出售价格对应市盈率约为15 倍,在目前市场环境下认为相对合理。统一预期税前账面收益约2.66亿元,预计将给公司全年业绩贡献正向收益。

  分手或为单独上市

  “由私募基金来接手食品品牌的案例在国内其实很少见,不过在国际市场上这也是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了,所以这次收购也可以算是在国内市场一次很好的尝试。当然,今麦郎被私募基金接手与被实业企业收购肯定是不同的发展思维。”黄付生说道。

  也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形容,“其实这就有点像打包处置不良资产一样”。

  黄付生还介绍,在国外的这种模式中,私募基金主要会对企业进行调整、资源整合等,待企业收入利润好转之后私募基金主要有三个增值获利方式:企业被上市公司收购、企业自己独立上市或者转手给新的投资者。

  作为一个国际性投资机构,记者从骏麒资本官网上的投资案例来看,食品饮料企业并不占多数。而此前的唯一一次与中国食品行业企业合作是在2013年投资首农畜牧,而在2014年就有消息传出骏麒资本在香港主持了首农畜牧赴港上市的的招标会。

   对于新的合作伙伴,今麦郎饮品指出,“引进骏麒资本,标志着公司向资本市场成功迈出第一步”。统一也表示,“相信骏麒资本于交易完成后可以为今麦郎饮品带来全球资源及资本市场运作的经验,协助今麦郎饮品迈向下一阶段的战略目标”。

  早在2013年,就有媒体报道提到,“当初统一与今麦郎合作饮料是为了将公司单独上市”。

  而骏麒资本的加入,使得外界又收到了今麦郎饮品可能独立上市的新信号。

  兴业证券的研报中对股权转让的进程表示:“购买方(骏麒资本)为财务性投资人,因此审批风险较小,预计项目在7月至8月间交割及认列。”

  “近年来今麦郎集团的主业品牌发展一直不错,不排除有计划上市的可能。如果私募基金接手今麦郎饮品之后,并没有太大的起色,那么为了减少对今麦郎集团上市的潜在影响这部分业务可能会被剥离。如果业绩有明显提升,也有可能会被今麦郎回购。”朱丹蓬表示。(来源:法治周末)

相关热词搜索:背后 故事 麦郎

上一篇:快来看,2016杜邦创新包装设计大奖新鲜出炉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