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

更多>>
首页 > 包装资讯 > 企业 > 礼品卡消费烦恼多:特色品总缺货 包装多身价上涨

礼品卡消费烦恼多:特色品总缺货 包装多身价上涨
2013-03-09 12:31:09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人们为挑选节日礼物往往耗尽心思,而以礼品卡形式相赠则十分灵活。正因如此,礼品卡行情年年看涨。不过,这看似方便的消费,真正用起来也有不少烦恼。有些礼品卡网站货不对板,有些特色商品则频频缺货,有些则虚高标价超出物品实际价值的数倍。
  
  案例1
  
  明前绿茶三月前领取
  
  “三月前领取,能是当年的明前绿茶吗?”近日,一位读者向本报反映,他按照礼品卡网址上网一看,可以领取的商品里有自己喜欢的明前绿茶,当时就决定下单预订。不过再仔细一看却发现有点不对劲,这项商品标明的领取截止日期是3月1日,也就是说要在3月前领取。
  
  “明前绿茶是指清明节前收获的新茶,最快也要3月底、4月初才能上市。3月前就没有当年的新茶,让我领取的是隔年陈茶啊,这还能叫明前茶吗?”这位读者表示。
  
  “网购的东北大米变成了南方水稻。”另一位读者严先生也遭遇了礼品卡预订中商品被以次充好。严先生用一张粮油礼品卡从网站兑换了几袋“盘锦大米”。不过,从小在东北长大的严先生这次却没能吃到熟悉的味道,无论从香味上还是口感上,这米都绝对不是东北大米。
  
  案例2
  
  多包装几层身价大涨
  
  不少礼品卡标着价值888元,价值666元等吉利数字,但是您仔细研究过,到底预订的东西,实际价值几何吗?
  
  细心的刘女士今年春节预订礼品卡的商品后,回家后都仔细算了笔账。“预订干果礼盒最不值了,全部价格不到标价的三分之一。”刘女士告诉记者,从礼品卡购物网站预订了一个干果大礼包,面值298元。货送来时挺大的一个盒子,看着挺喜庆。里面包装层层叠叠,刘女士拆来拆去,结果只拆出来6个小罐子,装着白瓜子、杏仁、开心果、夏威夷果、香蕉片和什锦豆,平均每盒标注200克,还都装得不是太满。
  
  刘女士去超市特地注意了一下这几样干果的价格,按照每样200克大致算了一下,都合下来也就不到100元,菜市场的炒货摊位上则更便宜一些。这个价格足足比礼品卡上礼盒的标价便宜了200元。而且礼盒里的夏威夷果居然都长绿毛了,根本不能吃了。
 

相关热词搜索:礼品 消费 烦恼

上一篇:印刷厂臭味扑鼻 工人被熏得恶心反胃
下一篇:包装上的浪费更应警醒——代表热议“过度包装”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