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

更多>>
首页 > 包装资讯 > 企业 > 如何对待纸张等自然资源 古代前人给我们启示

如何对待纸张等自然资源 古代前人给我们启示
2012-01-11 19:32:52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宋代文化昌盛,造纸业和印刷业都比较发达,尽管如此,宋人却是想尽一切办法对废纸加以利用。

  宋人叶釐的《爱日斋丛抄》卷二载:“王沂公以简纸数轴送人,皆他人书简后截下纸。晏元献公凡书简首尾空纸,皆手剪熨,置几案,以备用。”王沂公就是王曾,他状元及第入仕后,官至宰相,封沂国公。晏元献即晏殊,亦官至宰相。二人身居高位,无论如何不会连纸张都买不起、或者用不起,关键还是观念问题 ——节约纸张,就连废纸也不放过。

  不少宋版书,往往是用废旧的公文纸之背面来印刷的。明人张萱在其《疑耀》中写道:“每见宋版书,多以官府文牒,翻其背,印以行。如《治平类篇》一部四十卷,皆元符二年及崇宁五年公私文牍启之故纸也。”

  又如清代藏书家黄丕烈在其《士礼居藏书题跋续编》中,对宋版《芦川词》写的题跋:“宋本每页纸背大半有字迹,盖宋时废纸多值钱也。此词用废纸刷印,审是册籍,偶阅之,知是宋时收粮档案,故有更几石、需几石,下注秀才进士官户等字,又有县丞提举乡司等字,户籍官衔可考见。”

  另据1961年文物出版社影印的《宋司马光通鉴稿》,司马光所写的《资治通鉴》手稿用的也是废纸:先用淡墨将原来的字迹涂掉,晾干后再写书稿。

  此外,宋人还利用公文废纸制造“甲衣”,以抵御敌军刀剑及箭镞对身体的伤害。北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四月,“诏江南、淮南州军造纸甲三万,给陕西防城弓手。”一次性制造和分发3万件纸甲,可见这已经是当时的正式装备。司马光的《涑水纪闻》在记载了这一内容后,又有“诏委逐路州军以远年账籍制造”的记载。可见,宋代的纸甲是用陈年账籍的废纸制的。时任陕西经略安抚使的田况也说:“臣前通判江宁府,因造纸甲得远年账籍。”

  宋代,部分公文废纸被官方卖出。《宋史·邢昺传》载:“先是,印书所裁余纸,鬻以供监中杂用。”《宋史·苏舜钦传》也载:“舜钦与右班殿直刘巽輙用鬻故纸公钱召妓乐闲。”有人收购这些废纸,当是有市场需求。

  在科技发达、而地球资源却日益有限的今天,人们又是如何对待诸如纸张等自然资源的呢?看看宋人吧,一定会有启示。

相关热词搜索:印刷

上一篇:数字出版: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下一篇:“十二五”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禁止进口落后造纸设备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