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

更多>>
首页 > 学习园地 > 制作工艺 > 印 前 系 统 基 础

印 前 系 统 基 础
2012-11-22 21:11:54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了解柔性版电子化印前技术—初学者介绍(第一部分)
  本文是《Flexo & Gravure International》杂志刊登的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在这里,作者力图解释一些现代印刷技术环境中的常用术语,这些术语又常使印刷行业的初学者感到概念模糊。当然,对于感兴趣这个领域的人来说,对这些基本的术语和词条的解释已经足够详细,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大家相互沟通,而不至于误解。
  印前系统指的是,在现代化的印制公司中,凡是为印刷的需要而作准备的一切组成部分。除了设备操作者,印前系统的主角是电脑和其他电子设备。在柔性版印前系统中,大多数工作程序是在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的。因而这个系列的文章关注的焦点是这些计算机系统。数字印前系统的起源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在七、八十年代,数字化彩色分色机的广泛应用,使电子图象处理成为可能。第一代图象采集仪器(后面我们还要详细讨论),是对图象原稿(典型的情况是透射稿)用光学扫描的方法,通过曝光马上记录下原稿信息,制成制版用的软片。制成的分色片还要用传统的方法(如胶片拼合曝光)来合成,以制作出完整的页面。
  图象信息可以用文件的形式传送到计算机硬盘中而不是曝光于软片上的分色机的出现时间并不太长,这就是传统彩色电子印前系统(CEPS)时代的开始。使用海尔(Hell)、赛天使(Scitex)、克劳斯菲尔德(Crosfield)或大日本网屏(Dainippon Screen)公司提供的CEPS系统,就可以在电脑屏幕上查看并处理图象,并把它们进行整页拼版。实际上,从那时起电子化的工作过程本身就一直保持不变。当然,今天使用的计算机系统与最初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那时,CEPS系统售价很贵,但是没有多久,这种系统的制造商就都从市场上消失了,甚至连“CEPS”这个字眼在现代制版技术术语中也不见踪迹了。
  是什么最终注定了传统CEPS系统的命运?除了它昂贵的价格,就是它们封闭的体系结构。用户如果选择了某一套系统,实际上就等于终生都要使用由这个系统提供的一连串的系列产品,因为那个系统的计算机只能运行由那个制造商开发的程序,而且系统的升级服务也只能由该制造商来提供。这样各种系统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不兼容的地方。在下一部分我们会回到这个问题上来讨论。
  正如我们今天看到的那样,印前工艺的革命很快结束了传统的CEPS系统时代,只有很少部分得以保留。在一些包装制版公司里,传统的CEPS系统总会被替代,因为它无法考虑到特殊色彩的需要,实际上现在这些“恐龙”已经灭绝了。
  随后,苹果的Macintosh 开始主宰印前工艺领域。最初甚至没有明确Macintosh是专门作为图象编辑工作站而设计的,它的性能卓越的图形用户接口,使之成为受人欢迎的知名的桌面出版系统(DTP)的工作平台。DTP提供了比较易用的程序,使人们不再需要具备创造性的技能;DTP几乎替代了传统的排版机的功能。此后,排版工作基本都在DTP工作站上进行了。当大家突然发现他们处在这样的位置上,即可以把“昂贵的”排版设备或甚至于复制工作室搬到自己家中(这个题目我们会在后面的讨论中再谈到),自己就可以生成版面时,就会发现早期的DTP设计质量有点缺陷,这是由于操作人员的技术知识水平不足。这种情况同时发生了变化,现在有了更能胜任此项工作的人员来操作系统。人们又开始寻找最优秀的设计,试图再次依赖专业的设计人员。他们也用DTP工作站,但操作者的职责已经完全不同了。DTP替代CEPS
  开始,DTP中有一些文字拼版功能和较简单的版面,而且没有任何以图象为主的内容。然而,由于DTP计算机和DTP程序的迅速发展,没有多久,高质量地处理图象数据就变成可能。
  虽然就处理速度而言,今天的DTP工作站还有局限性,但是基于苹果Macintosh计算机的DTP工作站大体上可以在所有性能范围替代传统CEPS系统,就象原先的图象处理工作站。
  正是图象处理工作站的安装,使传统的CEPS系统遭到致命的打击,用户不再需要有几十万元的投资,而只需有几万员就够了。结果,DTP工作站开始到处发展,而那些还在销售很贵的传统CEPS系统的公司的日子就艰难了。如果一个公司没有认清发展的趋势,它只能被市场淘汰。印前系统—开放还是封闭?
  苹果Macintosh的出现宣告了开放的印前系统时代的到来。在下面的部分,我将详细讨论这方面问题。到底什么是开放的印前系统?是指计算机的面板是打开的吗?或者也许是滚筒式扫描仪开盖操作?又或是暗示系统有肉眼看得见的缺陷?
  不,当然不是。一个开放的印前系统意味着,来自不同供应商的组成部件可以组装在一起,而且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运行。例如,操作者可以有这样一个系统,计算机由A提供,运行程序由B、C和D提供,滚筒式图象扫描仪由E提供,最终激光照排机(胶片曝光部分)由G提供。这就是开放的意义。
  实践中,印前工作站通常都用苹果Macintosh计算机。现在也用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PC机或SUN公司和SGI公司的工作站作图象设计处理。辅助进行图象处理和排版的软件主要有Photoshop、Illustrator软件(二者都属于Adobe),FreeHand软件(Macromedia)和Xpress软件(Quark),基于Windows的PC也用Corel Draw软件(Corel)。还可举出滚筒或平台式扫描仪及激光照排机方面的例子,虽然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在开放性这一点上,它们也不容忽视。
  那么,什么是封闭的印前系统?老的CEPS系统是封闭的。如上所述,这正是它的致命之处。封闭系统只兼容特定的组成部件,特别是制造商的原装组件。换句话说,一旦你从一个特定供应商处选择了一种图象处理工作站,所有的输入和输出设备(扫描仪和激光照排机)也都必须由同一个供应商提供。由不同供应商开发的系统扩展部分是不能兼容的。用户最初选择的制造商实际上就占据了垄断的地位。
  幸运的是,封闭印前系统时代已成为过去时。今天,每一个制版公司都可以成功地定做一套印前系统,它是由从市场上多个供应商中挑选的组成部件构成的。也就是说,无论从质量,操作,工作结构,运行资质等方面,甚至价格上来讲,这个系统结构都是最佳的。例如,如果所有需要处理的图象是企业标记图象和简单的线条图象,就可以不需要高端的滚筒式扫描仪,可以从大量不同种类的平台扫描仪或小幅面的滚筒扫描仪中进行选择。接口—一个关键因素
  事实上,在开放或封闭的系统中,决定系统组成部件适用性的重要的关键因素不在于设备的多少,而是它与其它设备连接的接口。简单地说,接口就是两个系统部件之间的连接点。举一个例子,如果分色扫描机连在苹果Macintosh工作站上,二者界面接口必须协调一致。合适的电缆连线只是各种因素之一,主要是两台设备之间要有正确的连接协议,互相之间才能明白,这才算是连接成功。
  在这种连接中,计算机业而不是印刷业建立了许多重要而且开放的标准,例如图象的输入设备(扫描仪)的接口规范TWAIN和输出设备的文件标准PostScript。如果一个系统的内容支持通常的接口标准,其匹配的适宜性就是并入一个开放式印前系统的重要保证。缺 点
  可以这样通俗地来描述一个开放式印前系统:它是一个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判断来攒集需要的组成部件的系统。上文已经充分描述了它的优越性。然而,在实际情况中,自由总是包含着责任。如果一系统中有来自不同供应商的组成部件,那么就没一个供应商来为整个系统的运行质量负责任,最终只能由用户自己来保证工作流程的顺畅与高效。随着开放式印前系统而出现的一个新技术是色彩管理分类系统。这个术语是当前许多技术性的印前出版物中讨论的对象,而在传统的CEPS系统时代则完全是未知的领域。因为整个系统购自单一的渠道,保证显示器准确地显示出由扫描仪输入的图象,并在图象输出部分精确记录于胶片,就是这个供应商的责任。如果一个工厂里全部的系列设备都源自一个供应者,统一定标就会相对容易。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关于发展高强瓦楞原纸的思考
下一篇:印刷材料——油墨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