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

更多>>
首页 > 学习园地 > 制作工艺 > 外军弹药包装特点及发展趋势

外军弹药包装特点及发展趋势
2012-11-19 09:05:18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弹药是一种易燃、易爆的危险物资,在运输和储存中除必须防止水、紫外线、霉菌、昆虫和空气中的水蒸气、氧、二氧化硫、盐份等有害物的侵蚀之外,还要防止静电、电磁、震动的危害。如何改进弹药包装,满足弹药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基本要求,是弹药包装研究人员的当务之急。外军,特别是美军研究包装比较早,技术比较先进,采用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技术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其经验和技术值得我军借鉴。下面介绍外军弹药包装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 外军弹药包装的特点
  1.1管理体制完善
  世界上军火工业发达的国家弹药包装管理体制都比较完善,如美国三军后勤司令部专门设立了一个联合包装技术协调组(JTCG/PKG),负责三军包装的技术协调,另设立一所军用包装技术学校,对所有的从事军用包装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在弹药包装方面则由三军常规弹药规划局(JCAP)所属的包装与封存任务组(PPTG)负责三军常规弹药的包装技术协调。英军国防部设置中央包装部门(CPU),负责军用包装标准经及包装设计、调整的管理工作,CPU通过以下活动履行职责:
  (1)包装设计的管理与包装品的技术认可;
  (2)包装材料和技术方法标准制定和解释;
  (3)环境试验设备与训练中心的管理;
  (4)部内、部外研究的后援、监控。
  1.2弹药包装标准化
  包装标准经研究,外军在这方面起点较早,而且几十年来都把这一问题作为包装研究的中心来考虑。以美军为例,美军从40年代开始对弹药包装进行系统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包装技术标准,例如包装方法“MIL-P-116”等为后来包装发展奠定了基础,60年代针对部队需要又制定了一些标准,如“MIL-STD-1367”系统/装备的包装、装卸、储存和运输性要求,“MIL-STD-1319”影响运输性及包装和装卸设备设计的物品特征,“FED-STD-102”封存防护内包装和外包装级别等,这些标准从宏观上控制了装备的防护包装要求。它们与已在发挥技术指导作用的其它几个主要军用标准,如“MIL-STD-794”装备和零部件内外包装、“FED-STD-101”包装试验方法、“MIL-STD-810”环境试验法等互相配合,形成了宏观与微观上的军用包装研制、生产、订购、装卸、储存、运输各环节严密的标准体系。
  1.3包装材料与方法
  1.3.1采用防潮性好的材料
  采用铝塑防潮袋(套)作为中小口径炮弹、导弹和鱼雷的内包装。包装方法用抽真倾家荡产和热封技术。
  1.3.2采用软包装封套技术
  软包装封套技术不仅可封存成堆弹药、导弹、鱼雷,而且还可露天封存飞机、坦克、电子装置、雷达、火炮、战车等大型军用装备,封套系统一般由密封系统、干燥系统和相对湿度检测系统组成。封套封存与仓库涂油封存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可长期稳定地将封套内相对湿度控制在50%以下;可迅速投入使用;经济性好,封存费用可降低80%。
  1.3.3采用静态除湿技术和缓蚀剂防锈技术
  静态除湿技术是在内、外包装容器中放置硅胶、蒙托土或分子筛吸湿;缓蚀剂防锈技术是在密封包装内采用缓蚀剂提高包装物的防锈能力。
  1.3.4用丝捆木箱代替木箱作为外包装箱
  在美国,丝捆木箱正逐步取代木箱广泛地用作引信、炮弹、航弹、导弹的外包装箱。与普通木箱相比,丝捆木箱重量轻、体积小(容积不小)、性能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量节省木材、运输费用和储存费用,提高库房、运输工具(车、船、飞机)空间利用率。
   1.3.5采用集装化包装技术,包装、运输、储存、使用一体化
  近年来,美军把一吨左右的炮弹集装到一个易于开闭的较大容器中,这种包装具有耗材少、装弹多、使用方便和节省运费等特点,基本满足运输、储存、使用三方面的要求。针对集装箱运弹系统,美军自70年代以来,做了许多试验,并取得显著的进展。例如美军大约有7600个钢制200吨弹药集装箱,其尺寸为20×8×8英尺,美军每6周用船装运160个集装箱到欧洲。1981年美军用集装箱运送32092吨弹药到西德,占该年从美国运到西德弹药总量的28%。
  1.3.6美军弹药的托盘包装
  美军将托盘与包装箱一同看成是弹药的单元包装,在储运过程中,托盘是最小的作业单元,无论是小体积引信,还是大口径弹药,都全部实现了托盘集装。美军弹药托盘已成为工厂向各弹药补给站运送弹药的主要方式,并直接采用单元组合托盘作为部队弹药外包装和运输储存容器。
  美军弹药包装为缩短取弹时间,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对托盘集装进行改进(如配用105坦克炮弹药)。不下托盘直接取弹的方式已作为美军弹药包装设计的新要求。
  1.4计算机技术在弹药包装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将产品特性、包装要求、材料性能、环境条件、运输、装卸要求等各类信息分别予以分析、细化,建立相关的对应关系,并将其内入计算机管理,有利于实现标准化设计,数据共享可缩短包装研制周期和快速获得各种有效信息,科学作出弹药集装方案,合理规划海运或空运集装箱的数量,还可以配合更高一层的卫星跟踪管理系统,实现弹药保障的“全程可视”。
  1.5建立健全了包装检测与试验机构
  作为军用包装的一个组成部分——包装检测与试验机构的建立与完善,为军用包装的设计提供了准确的科学依据,也使军用包装的验收更具有客观性。
  2 外军弹药包装的发展趋势
  2.1包装研究与弹药研制、改进更加同步
  弹药包装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确保弹药在不工作状态下的储存可靠性、维修性和测试性。同时,包装本身的可靠性、重用性、维修性、测试性也逐渐得到重视。
  2.2包装综合防护能力还会进一步加强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弹药的高技术含量也在不断增加,机、光、电、化一体化的弹药,具有更高战斗性能,但也对包装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众多的环境因素要求包装必然向多功能防护方向发展。新型弹药对各种因素相关的不断深化,使得多功能防护包装设计依据更科学、更合理、更接近实际,同时,新材料及其工艺技术飞速的发展,使得包装技术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许多过去未解决的防护问题随着新材料的出现迎刃而解,因此,材料科学的发展给包装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3超前研究,适应部队快速反应需要
  为满足部队的快速反应,美军对空运弹药包装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试验。如“弹药包装空投能力”试验、“40英尺安全跌落试验”等,为美军大规模空运空投提供了科学依据。
  2.4集装箱输送系统向成龙配套发展
  美军的作法是,结合装卸作业,研究配套的装卸设备;集装箱与运输工具衔接,研制适合集装箱运输的汽车、挂车和半挂车;在“全程可视”管理系统决策下向陆海空联运发展,增强后勤保障的应变能力,建立军民结合、适于战备的军用集装箱运输力量及配有标准装卸设备和工程程序的集装化后勤补给系统。
  3 结语
  在世界各军事工业发达的家国中,美国对包括弹药包装在内的军用包装研究较为系统、全面,弹药包装在美军的军用包装中始终占有重点地位,处于技术领域优势。因此,认真研究美军弹药包装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有助于加速我国弹药包装的改革与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外军 弹药 包装

上一篇:超级创意购物袋大集合
下一篇:后印刷技术与酒的防伪包装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