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

更多>>
首页 > 学习园地 > 制作工艺 > 丙烯酸系共聚物改性玉米淀粉胶粘剂

丙烯酸系共聚物改性玉米淀粉胶粘剂
2012-06-16 15:11:18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2结果与讨论

  2.1影响粘度的几种因素

  2.1.1聚合反应温度对粘度的影响

  AA-AAm共聚合反应温度对粘度的影响见图1。

  由图1可见,粘度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达到最大值后减小。因为反应温度与反应速率常数遵循;关系式。当温度升高时,AA-AAm反应速率常数增大,共聚物的分子质量增大,粘度增加;反应温度继续升高,解聚反应也加快,共聚物分子质量减小,故粘度下降。反应温度控制在80℃左右较为合适。

  2.1.2引发剂用量对粘度的影响

  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增加引发剂用量,聚合反应速率加快,体系的粘度增大,如图2所示。但是,引发剂用量过大时,体系中游离基浓度增大,链终止速度加快,链增长速率减小,共聚物分子质量下降。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6%,0.8%较好。

  2.1.3AA-AAm共聚物用量对粘度的影响(见图3)

  由图3可见,随着AA-AAm共聚物用量增加,体系粘度增大。因为AA与AAm都是水溶性很好的单,很容易聚合成高聚物。共聚物中含有—COOH、—COO-、—CONH2等亲水性基团,它们易与水分子形成氢键。而共聚物中的碳链结构通过缔合作用在分子间形成网状结构,从而使大分子链间进一步聚集形成以聚合物为中心的庞大的流体力学体积,使体系的粘度增加。但是,AA-AAm共聚物的量不能太大,否则导致体系凝胶,失去粘性。聚物质量分数控制在06%,8%较合适。

  2.1.4淀粉用量对粘度的影响

  增加淀粉用量,体系粘度增大。实验证明,淀粉质量分数控制在25%左右较适宜。

  2.2值对胶粘剂稳定性的影响(见图4)

  由图4可见,随着PH值升高,体系的稳定性增加。因为氨水的加入使共聚物中羧基(—COOH)转变成羧酸铵盐(—COO-NH4+),增加了共聚物的负电荷密度,使共聚物间的排斥作用增大,聚集作用减小,同时还增加了与水的氢键作用,增大AA-AAm聚合物的水溶性,因此体系的稳定性增加。

  2.3共聚物用量对粘接强度的影响(见图5)

由图5可见,粘接强度随着AA-AAm共聚物用量的增加而增大,达到最大值AA-AAm共聚物质量分数为8%时)后减校因为在胶粘剂中引入少量

相关热词搜索:包装 胶黏剂 瓦楞纸

上一篇:五大措施解决胶印中纸张掉毛及脱粉问题
下一篇:胶粘剂复合不干现象解析及处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