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廊坊印刷业 窥印刷生存之道
2011-05-27 08:52:00   来源:   评论:0 点击:

地处京津之间的廊坊素有印刷之乡的美誉,起步于80年代,发展壮大于90年代,新世纪前十年就形成了上规模上水平的发展态势。能被称为廊坊印刷,并在京津地区的出版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与它特殊的区位优势紧紧相关,借助地缘优势的廊坊使印业越发强壮

    草根迷途何时返?

    然而,北京旺盛的需求为廊坊印刷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一批批廊坊印企投身跑活大军,纷纷引入简陋的印刷设备,一时间作坊式的印刷企业比比皆是,但物极必反,廊坊印刷也一度被贴上了低质低价的标签。

    此外,面对越来越微利的印刷行业,招工困难、产能闲置、成本上升、工价下滑、利润空间持续压缩都成了廊坊印刷人不得不面对的困境。关于廊坊印刷的工价之低,还有个极端的案例:免费印刷,靠纸边赚钱。这是廊坊草根经济的困境之二。

    “草根迷途何时返,被廊坊印刷人摆上了台面。

    解决方法

    20104月,廊坊就有了1100家印企,其产值更是达到了印刷行业总产值的0.6%。廊坊印刷,虽逐步丧失了低成本的优势,不得不面对悄然而至的转型大考,但印刷之乡的廊坊岂能坐以待毙。

    首先,在技术装备上不断寻求突破。有数字显示,1999年,廊坊市引进了第一台海德堡印刷机,到了2005年末,廊坊市的新旧海德堡设备已经超过了100台。大量进口设备的的加入,为廊坊印刷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在硬件上廊坊底气十足。

    但大量先进设备的引入,虽很大程度地提升了廊坊印刷企业的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然其高出一筹的生产效率进一步加剧了原本已经失衡的供求关系。饿死的大肚汉,焦急地等吃饭就是形容廊坊印刷业的写照。现在业务饱和度能达到70%的企业就算很不错了,廊坊印刷人说到。

    这是廊坊印业的缺憾,也是微利当下印刷行业的通病,完成转型大考是不能不面对的问题。

    “专门为小客户服务

    廊坊印业虽经过多次整改、发展,然家庭作坊式的印刷经营模式依然存在,而且队伍庞大。有数据显示,2006年廊坊有印刷企业1245家,2009年虽有所减少,但依然有1100家存在,廊坊的印刷企业队伍很是庞大。虽说扩大企业规模,进行整改能促进廊坊印业的发展,然占据多数的小作坊印企也要生存。小客户订单虽小,但需求稳定,与他们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同样有钱赚,廊坊印刷人说到。

    调整业务定位,专门为小客户提供服务,对于相对家庭作坊式的廊坊印企来说不失为不错的生存之道。

    廊坊印业的草根经济,对于当下的印刷生存之道很有借鉴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廊坊 印刷业 印刷

上一篇:提高真空包装机速度的三个途径
下一篇:不得不知:选择礼品的三大禁忌八项注意

分享到: 收藏